河南省淮阳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产多样,今天我介绍一下鲜为人知的淮阳民俗舞,古老而神秘的舞蹈——担经挑。
如今,在淮阳,其身影不只限于寒冷时节的古庙会,一年四季都可看到。 担经挑俗称“担花篮”,其服饰很醒目:全身服装呈黑色,偏大襟上衣,大腰裤均镶有彩边,扎裹腿,着绣花黑鞋。顶上的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所担的竹制花篮有龙、虎、狮子、宝瓶等多种样式。
据1935年出版的《太昊陵庙会概况》载,担经挑是“娱神的动作”。担经挑的舞蹈很特别。每组4人,其中三人表演花篮舞,一人打竹板、说唱。从舞姿看,一是“剪子股”,即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以“十”字路线为中心,对面穿叉走过;二是“铁索链”:一人走这种路线,二人走另条路线,像拧麻花一样多次相迭;三是“蛇蜕皮”,一人在前,三人(包括打经板者)朝一个方向沿履而舞,逶迤而行。
担经挑作为一种祭祀舞蹈,原本是传女不传男的。如今,当地有不少男人也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原因据说是担经挑能够强身健体,担经挑表演节奏慢时,步履像蛇在蠕动;节奏快时,又像蛟龙在盘旋。有人观察说,它由“蹬步、大跨步、越步、碎步、交叉步、移步、跌步”等动作构成,配合发自内心、亦庄亦谐的唱词,既秉承了祭祖、娱神、求子等传统信仰,又可谓娱人、健身的“体育舞蹈”。
查资料还得知,担经挑表演队目前在淮阳有80多支。王店乡大许楼村,担经挑艺术团团员的年龄段已由当初的60岁以上下降到30来岁,这也充分的说明担经挑在现在是很流行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