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是人们踏青旅游的好时节,许多市民会选择去乡村游玩,因为感觉“农村空气好,更接近大自然。”但是近年来,不少市民发现,虽然农村空气比城里好,但是乱扔垃圾的现象太普遍。而以前家在农村的市民,更是感叹现在农村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破坏了记忆中美好乡村的形象,农村生活垃圾成了他们的新“乡愁”。
近日,笔者随机走访赣榆、灌云等地,就农村垃圾倾倒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发现,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不容乐观,由于村民缺乏环保意识、环卫设施不足等原因,垃圾乱倒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些地方依旧停留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阶段。
■ 垃圾围村:村民心中不能承受之痛
在赣榆区赣马镇徐藕埃村,虽然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村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建起了漂亮的楼房,水泥路也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但是“垃圾围村”让这个村庄变得“脏、乱、差”,也让村民感到如鲠在喉。
与邻村张藕埃交界处的小河,曾在两村80后的小伙伴脑海中留下过美好记忆———这里曾经是他们夏天游泳、钓鱼的好去处。可如今,笔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随着岁月流逝,河道被严重侵占,变得越发狭窄,河水已经变成了黑色,而乱倾倒的垃圾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河两岸垃圾成片,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短短数百米距离,竟然有10余堆生活垃圾,河道里甚至还漂浮着死猫死狗等,散发出阵阵异味。走在河边,刺鼻的臭味令人作呕。
“大家都往河里扔,我们也朝河里扔了,反正一下雨就能冲走。”“村里没有垃圾桶,不倒在这里倒哪里?”“臭得很,我们也想有车把它们运走,不然影响村里环境。”采访中,一些村民无奈地说道。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介绍,近几年来,政府出资在村里建了很多垃圾池,刚建成的时候使用得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家不愿意把垃圾倒进统一的垃圾池内,而是直接倒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或者河道里。在一个村民组,笔者看到垃圾池里的垃圾已经冒尖外溢,垃圾池周围也堆满了垃圾,臭气熏天。周围的村民说,过去村里专门雇人清运,但后来人家嫌钱少不愿意干,日积月累,垃圾就堆成了小山。
笔者又对赣马镇柳湖村等村庄作了调查走访,走访中笔者发现,农村垃圾最普遍的是沿河、沿渠倾倒,有些甚至被直接倒入河中。而造成垃圾乱扔乱倒这一现象,确实与一部分村民素质不高、缺乏环保意识有关,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垃圾设施的村庄数量有限,农村保洁人员配备不足,垃圾收运不及时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