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服装名城——容城县

家乡区县: 保定市容城县

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心位置,北邻北京,东依天津,南部石家庄。容城县服装加工业发达,2012年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

容城境内有“磁山文化遗址”、“宋八王衣冠冢”、“杨六郎晾马台”、“明月禅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元初著名学者刘因、明朝名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被誉为容城“三贤”。同时也是狼牙山五壮士中胡德林、胡福才的故乡。

关于县名的由来,有一个故事。据传说,道家始祖名叫容成子,道号易家,他曾踏在一只大龟背上,观察日月星象,因受龟甲纹路的启示,画成阴阳道纹。后来,周文王的丞相姜子牙在阴阳道纹的基础上绘成了八卦。这便是史传所谓周文王演《易》。文王演《易》之后,感念容成子画阴阳道纹对《易》经形成所做出的贡献,追封容成子的后代一块封地,封地的封号便称为“易家”,为周公直接辖地。易家封地内的居民既不服徭役,也不纳税赋。就是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之间频繁征战,也得避开此地。因此,各国不少失势的王孙公子和政客儒士,纷纷来到这里避乱安身。这样,这块本来人烟稀少、水草丰茂的土地,很快就变成人烟稠密的膏腴之地,居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读书咏诗,刻碑铸鼎,文风颇盛,名士层出不穷。

秦始皇统一天下,这块封地受到的冲击可就非同一般了。众多的儒士和书籍,正是“焚书坑儒”的对象。再说,这里文风盛,王孙硕儒刻碑铸鼎多,这也是秦始皇推行苛政的障碍,他必欲摧毁而后放心。他唯恐武士们“焚书坑儒”和摧毁碑鼎不彻底,趁东巡时亲到“易家”察看,幸存的王孙儒士闻风而逃。再加上大雨洪水的冲淹,没多久这里又变成了一片河连湖接的荒芜之地。后来,“易家”封地内儒士的后代,痛感秦始皇的暴政带来的灾难,无比怀念曾是乐土的时代。到了汉初,他们编成了一首儿谣:“燕南陲,赵北际,中间不合大如蛎,唯有此间可避世。”指的就是由“容成子”衍变而成的容城县。不过在西汉定名容城县之前,它最初的名字是根据“易家”封号谐音转意而成的“宜家”。至于汉朝还曾把一个“有容氏”西域异族降将封于此,增强了“容城县”存在的稳定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容城服装业经历了“万人裤子大军闯市场”、联合办厂、股份制合作等发展阶段,始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特色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容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强力推进服装业“二次创业”,通过品牌创建、产业招商等重大战略措施的实施,使容城服装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成为闻名全国的“北方服装之乡”,与浙江义乌、诸暨并称全国三大衬衫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评定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2014年,全县服装业实现增加值48.7亿元,同比增长9%;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5.5%。同时,汽车灯具、食品加工、绒毛玩具、箱包、拉链等产业蓬勃发展,2014年完成产值55.5亿元。

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5268家,注册私营企业595家,规模以上企业71家。2014年1-11月,民营经济实现产值298.63亿元,同比增长7.02%,实现增加值61.33亿元,同比增长8.91,实现营业收入251.98亿元,同比增长2.21%,上缴税金2.72亿元,同比增长10.79%,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61.3亿元,同比增长7.21%。

阿莹(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