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政委万涛

家乡区县: 重庆黔江区

万涛(1904-----1931年). 又名万诗楷,号铁民,黔江人。中共党员,历任中央鄂西巡视员、 鄂西特委副书记、红四军第二路党代表、 湘鄂西特委副书记、 红三军政委等职。
1904年1月20日. 万涛出生于今黔江县冯家坝镇桂花村。自幼勤奋、读书刻苦。在高小读书时,深受留日归国的校长陈宿航进步思想影响。陈相信科学,反对宿命论。万涛在十岁时大病倒床。家中请来巫师为其“驱鬼”。 陈校长到万家赶走巫师,还砸了房侧的土地菩萨。此事对万涛影响特深。

1923年7月,万涛来到西南重镇重庆求学,肖楚女主笔的《新蜀报》使他受到革命真理的教育。 不久,万涛在重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革命事业。

1927年, 为贯彻“八·七”会议决议,中央派万涛任中央巡视员,到湖北指导农运、农暴工作。万涛带着党的指示,深入鄂西地区,在群众中发动土地革命。1928年1月,鄂西特委在沙市成立,周逸群任书记,万涛为委员,后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在敌人残酷的“清乡”和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的严峻形势面前,他不顾个人安危,加紧清理和重建各县中共组织,制定了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农村游击战争等一系列正确措施,使鄂西革命形势出现了转机。他在华容巡视指导工作时,不幸被捕。万涛机智勇敢,与敌人周旋斗争。1928年,他被组织营救出狱后,更加努力工作。针对部分党员在白色恐怖下出现的悲观动摇情绪,提出“保守被动就等于失败”、“群众革命斗争需要武力相助”的主张。次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特委抓住鄂西敌人兵力较弱这一有利时机,扩大游击武装,实行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万涛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还为巴(东)、兴(山)、秭(归),鄂北的襄(阳)、枣(阳)、宜(城)苏区以及湘鄂边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0年2月,他来到红四军驻地鹤峰,传达中央和鄂西特委关于红四军东进与红六军会师的指示及鄂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精神。不久,即担任红四军第二路党代表,率军艰苦转战。邓中夏在湘鄂西执行“左”倾盲动路线,给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万涛与贺龙、周逸群一起坚决抵制错误路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并以大量物资支援主力红军。1930年9月,鄂西特委改为湘鄂西特委,领导洪湖、湘鄂边、鄂北、巴兴归、襄樊等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万涛当选为特委副书记。周逸群在洞庭湖检查工作时不幸牺牲,万涛化悲痛为力量,肩负起烈士未竟之业。

1931年3月,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万涛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军委委员、湘鄂西临时省委常委和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31年夏,国民党调集大军对根据地进行“围剿”,根据地处境险恶。省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由万涛等人带领九师击退敌人进攻,迎接红三军主力回洪湖。8月19日,九师在万涛等率领下,一举攻占沙洋。9月28日,九师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主力在荆门列猴集会师,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随之在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上,清算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撤消了邓中夏的政委职务,改组了红三军前委。万涛任前委书记和红三军政委,重新回到了洪湖苏区。

不久,夏曦被派到洪湖根据地,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军委主席团主席。忠实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夏曦以“怕艰苦困难,不服从领导”为由,撤销了万涛的政委职务,改派到湘鄂西临时省委任宣传部长。万涛不计个人得失,身处逆境,仍积极工作。同时,坚持真理,在《洪湖日报》上著文批评“左’’倾错误,抵制夏曦等人“主力撤出洪湖,包围武汉,夺取大城市”盲动主义,与错误路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时,中央派来的代表却宣读了“以万涛、潘家辰为首的小宗派反党活动是反中央、反国际路线的阴谋活动,应予以严肃处理”的命令。错误的命令铸成了一大冤案。

1932年秋,由于肃反扩大化,二十八岁的万涛没有牺牲于枪林弹雨的战场,却被戴上“反革命高级坐探”、“改组派首领”的帽子,被错杀于他抛血洒汗辛辛苦苦创建的洪湖革命根据地内的荆门地区监利县周老咀。万涛坚持真理、仗义直言的崇高品德,为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雪梦(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