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WIFI,因为网速快、不用花自己的流量,被众多人所喜爱。但是你曾想过,连接公众场合中的WIFI进行上网时,你手机中的信息、账号、密码、文件等会被别人盗取吗?
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的资料和信息,甚至账号密码怎么会被别人盗取。2015年的315晚会上,这一幕就真实上演了,主持人引导观众连上现场提供的免费WIFI后,所有连接了WIFI的观众的手机照片、邮箱账号和密码等信息盗取,并且被展示在大屏幕上。惊呆了现场的所有观众。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信这是所有不知情的观众心里的疑问。接下来主持人的介绍才让我们明白真相,原来WIFI被“黑客”移花接木了。在屏幕背后有几位网络工程技术师扮演的黑客,设置了另一个与央视的WIFI命名一样的WIFI,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现场观众的手机链接到“黑客”设置的WIFI上,“黑客”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轻而易举的获取了观众的信息资料。
据专家介绍,一般WIFI信号被移花接木的情况是很难被发现的,曾有一份抽样安全调查显示,全国8万个公共WIFI中有21%存在风险。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连接上公共WIFI不安全,存在被盗取隐私信息的危险,但是怎么被盗取的呢?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内网监听攻击。就是在一个共同的网络内,攻击者可以很容易地窃听你上网的内容,包括百度网盘上传的照片、刚发的微博等等。内网监听攻击哟偶两种方式,一种是ARP攻击,它在你的手机/电脑和路由之间伪造成中转站,不但可以看到所有经过流量,还能对流量进行限速。另外一种是网卡的混杂模式监听,它可以收到网内所有的广播流量。目前应对以上两种方式的防护手法也都很成熟了,分别是ARP防火墙、流量加密(买一个SSL VPN)。
第二种方式:伪造WiFi攻击。伪造WiFi攻击是利用“自动连接”的这个设置项,可以通过“不自动连接”来防护。伪造WiFi还有更复杂的手法,且目前没有好的有防护方法,所以建议大家在出门前养成关闭WIFI的习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