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史书穿在身上的民族

家乡区县: 贵州省清镇市

这里是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小谷陇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支饱受战乱之苦的苗族先民被迫逃离故土,扶老携幼,从遥远荒漠的北方长途跋涉,渡黄河、过长江,走进了贵州的崇山峻岭之中,繁衍生息,并留下了四印苗胞感人悲怆的动人故事,被世人称之为“把史书穿在身上的民族”。

小谷陇村村民:“‘四印’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苗族一样,最早都是居住在中原一带,苗族祖先的头领就是“三皇五帝”中的蚩尤。在当年“逐鹿中原”的战争中,蚩尤战败。苗族先民被迫离开故土,四处迁徙。我们“四印”苗族这样一支系,渡黄河、过长江,走进莽莽苍苍的贵州大山,来到波涛滚滚的猫跳河畔。为了躲避追兵,为了让族人得以繁衍生存,我们的祖先强忍悲痛,烧毁了随身所带的文书。当满含热泪的族长拿出象征着家族荣誉与地位的四尊大印,准备也烧掉时,一位聪明的苗家姑娘站起身来,指着自己的衣服说:‘把印印在我的衣服上吧,这样,我们苗家的魂,就不会丢了!’”

四尊大印在烟火中消失了,但鲜红的印迹,苗家的魂却永远留在了这位勇敢的苗族妇女身上,留在了“四印” 苗胞的心里。

“四印”苗胞的服饰,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鲜艳、华丽和精美。妇女盛装上身的领为多层“大翻领”,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着不同种类的花纹和图案。四枚大印中,主印居于胸前、另三枚分别在后背和两只袖子上。尤其是胸前的大印,一律用鲜艳的线条勾勒,四四方方,尤为醒目。

妇女下装为裙,皆为蜡染百褶。大裙有裙脚,制工工整;围裙则罩在大裙外,不仅取到“保护”大裙整洁的作用,还突出了鲜明的层次,表现出了苗胞的审美情趣。特别的是,百褶裙上的主体花纹,都是九道,其意义的由来至今仍令人浮想联翩。

鑫商(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