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是久负盛名的“龙灯之乡”,又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以龙灯享誉海内外。
八十年代以来,铜梁龙灯两次参加国家盛典,十次夺取大赛桂冠,创下了辉煌纪录。1984年和1999年,首都举办建国35周年和建国50周年庆典,九条铜梁大龙代表九州中华,在天安门前翻腾起舞,以高超的技艺、精美的造型、 宏大的气势,博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亿万群众的高度赞誉。
高楼镇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是铜梁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二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孕育了铜梁龙灯和高楼火龙这一民间艺术奇葩。
铜梁高楼古属巴子国,巴人崇龙蛇与白虎。古籍有“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记载。巴人勇猛善战又极善歌舞,舞龙灯自有其历史的渊源。加之唐宋年间火药的广泛应用,于是烟花爆竹,长空竞色;百戏杂耍,活跃街头。相传我国隋唐时代,铜梁高楼就有 龙灯活动。据《铜梁县志•风俗》篇载:“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它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可见,到了明清时代铜梁龙灯和高楼火龙已进入鼎盛时期,故民间素有“大足朝佛(石刻),铜梁观灯(龙灯)”之说。
高楼火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是集造型、表演、激越火爆于一身的民间传统艺术。它以“火”为主要特色。它的火是以打铁水为主,再辅以火药干花、松香火、木炭火等,在表演场地形成一个浓烈的立体火阵。舞龙队员赤膊上阵,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场面极为热烈火爆。它古朴豪放,套路流畅,艺术性强。主要套路有:双龙出洞、金龙吐火、礼拜四方、上下回旋、左右连环、前后穿身、内外翻花、侧身狂舞、风火飞轮,以及车轮转、8字花、高穿尾、龙飞腾、龙升天等,可在舞台、广场、街道等处定点或流动表演。
解放前高楼舞龙,主要是朝山进香。每年旧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舞龙,城皇菩萨出巡也舞龙。天干除旱舞水龙,水灾除害舞火龙。天长日久,人们在各个日子里为了取乐,夜里狂欢,祈盼来年过好日子,龙舞活动得以继承。
解放后,民间艺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春节、端午节等节庆日子,都有举行玩龙舟活动的习惯。高楼火龙经过不断发掘整理,使之融进时代 精神和文化内涵,已成为当地群众节日和盛大庆典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近年来,随着龙灯艺术的不断创新,高楼火龙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焦点访谈”栏目组、“西部大开发《走进重庆》栏目组”、“综艺大观”栏目组、“采风”栏目组、香港凤凰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先后多次来铜梁高楼镇摄制火龙专题片。而且还应邀到四川、贵州、上海、山东、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参加各种庆典表演,每次表演均在观众的狂呼、躲闪、惊叫、喝彩、呐喊声中把庆典推向高潮,也为高楼火龙赢得了较好的声誉。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2002年元旦联欢晚会上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现场直播,使高楼火龙更是蜚声海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