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是个骗局吗?

家乡区县: 海南省文昌市

电子商务是个骗局吗?
前不久,某垂直B2C电商企业创始人在公开演讲中发表了一系列言论,比如电子商务是浮躁的,生意的本质其实就是要赚钱,不赚钱的生意其实就是故事,就是泡沫等。激起了电商行业许多投资者的讨论和创业者的感同身受,故选摘两篇知乎上业内人士的文章以飨读者。
简江|文
“不赚钱的生意就是泡沫”这句话没错,如果需要加一个定语,我会加上“长期”两字。电子商务公司的确大部分不赚钱,甚至大部分长期也看不到赚钱希望,但是并不意味着电子商务是个骗局、都是泡沫。这是个逻辑问题,有严重误导倾向,这也是我在微博上和一些电商行业的朋友讨论,并特别在知乎详细回答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电商都是一种零售形式。核心是零售,遵循基本的零售逻辑。有人说“生意就是低买高卖”,这句话也没错,但低买高卖仅是生意逻辑的一小部分,是一个表象。照这个逻辑,我也可以说“生活就是吃吃睡睡”。而背后更重要的是:“你有什么能力能够让你长期低买高卖”。
因此,电商企业核心的造血能力并非来自“是否有钱赚”,而是来自于“是否可以持续低成本获得购买客户并维持合理毛利”。单靠不停投放广告当然做不到这一点!搞零售的都知道,抛开具体品类谈零售就是放空炮。大部分零售品类在线下很难独立形成聚客能力,在线上也一样。一两年前业内就开始叫嚣“电商的机会在垂直领域”害了不少人,连卖毛巾拖鞋都想搞个垂直B2C小平台,简直是在胡闹。在线下商业中,不依赖商超或地面人流就无法独立开店的零售业态,凭什么搬到线上就可以呢?
早先很多电商创业团队都是互联网出身。把线上零售想得过于简单,似乎就是低价进过来,稍微加点价卖出去就行了。而做一个长久的好生意,还必须考虑“毛利-市场成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曲线。如果竞争导致毛利率越来越低,市场成本越来越高,那么这个生意肯定持续不下去。 电商公司更应该考虑的是,你为客户创造了什么长期价值、为行业创造了什么长期价值、如何变现这些价值以及如何构筑长期壁垒。我们应该研究的不仅仅是如何低价买流量,如何提高转化率,如何打折拉高销售额。而更多的应该是如何通过电子化改善用户体验、改善传统零售业的效率。这需要对客户、对传统零售业和供应链有充分的了解、理解和尊重!这里面的机会很多,空间很大,可惜这个阶段的电商公司大部分对此知之甚少。
电商是不是“骗局”?这要看是否能够走到有规模效益那天——你的生意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比方说A公司重复购买率比较高,可以有效摊平推广成本,持续的销售额增长能够在核心品类上形成规模壁垒和采购优势,导致竞争对手很难进入,那么即便在成立初期需要持续不停投入,一旦坚持到壁垒期就有盈利能力。这就是贝索斯在Amazon刚上市时候说过的,“我们是一个固定成本很高,而成本随销量变化很小的行业”,所以要花很长时间走到盈利,一旦开始盈利,后面就有可持续性。
但也有一些垂直电商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逻辑。他们的思路似乎是“有足够多的销售额和购买客户”,就幻想着能做成平台,就可以盈利。结果钱烧得差不多了还不见起色,反过来骂“电商是骗局”,究竟是被骗了?互相骗?还是自己骗自己?
零售就是零售,就算你是再牛的团队,如果不尊重零售逻辑,搞不清零售本质,最后走到死胡同几乎就是必然的。遗憾的是这一轮垂直电商创业者大多数是互联网出身,对零售的本质缺少了解,对看起来土得掉渣的零售的逻辑也不足够尊重。见过太多靠谱的团队在把握着不靠谱的方向。可以预见,还会有一批电商倒掉。但之后的路还很长,机会还很多,这批泡沫培养的团队,会在下一轮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对后泡沫时代的市场依然始终乐观,亦非常赞赏吴声老师说的话:“电商的春天还没到,何谈冬天”。谨与各位共勉!

.符永明.(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