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是由五座小山所组成的,包括:第一座山是东山,此山建设包括地藏殿、大佛城、大智殿、男众学部;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礼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门、净土洞窟、宝藏馆、朝山会馆及大雄宝殿;第三座山内容包括有宝桥、大悲殿、东方佛教学院、中国佛教学院女众学部;第四座山是普门中学,是社会教育区;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顶──普贤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居于各殿中间,殿内塑有高约7米的三尊大佛像,中为娑婆世界教主迦牟尼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为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均为盘膝坐莲金身。大殿四壁上建有14600个佛龛,各龛均供奉一尊小佛像,佛前装小灯,殿内14600个长明灯映着一尊大佛,金碧辉煌,其气派令全台所有佛寺殿堂都望尘莫及。位于大雄宝殿右面的是大悲殿,高20米,殿中供奉一尊高约7米、呈立姿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殿堂四壁建有1万个神龛,供奉1万尊小观音神像。
金身接引大佛
佛光山最突出的标志是金身接引大佛,大接引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状,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佛像全身贴金,每与朝阳暮霞相映,即见金光万丈,耀眼夺目。大佛脚下台基上排列着一圈与其相貌姿态相同的佛陀,从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两侧,也都排列着大于真人作接引状的佛像雕塑,据统计共有480座,皆镀金身,气派宏伟庄严,到此有如投身佛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