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绵亘于平洛黄龙山至太石杨家山,全长14.5公里,呈东西走向,顶峰海拔2181米,因传说山中有“金月亮”,故名。据《新纂康县志》记载: “秦汉时明月山“松青柏秀,苍翠欲滴”,“飞溪泽畔,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岩园水碧。鸟兽足迹遍林间,狩猎者无雪日”。元时成州长管元帅节度使武思信曾在明月山寨转战六次,报捷而还。”明神宗万历年间在山顶上建明月寺,有禅院一所,上有真武殿,左为吕祖阁,右为圣母宫,中为三星殿,前为灵官殿,下有关帝庙,侧有土地庙,最下为山门,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历代兴衰,山上原有的禅院、庙宇等建筑早已付诸劫灰,: 只有美丽的故事流传民间。
明月山峰峦高峻,峥嵘磅礴,境内的茂林、岩洞、飞瀑、流泉绘成了一幅幅秀丽多姿的山水画卷。有人说“他山之奇奇在貌.明月山之奇奇在腹”,所谓“奇在腹”,即天沟瀑布犹如银河落天,燕子洞曲径通幽,闪闪崖绝壁千初,明月渠蜿蜒回环。
明月山东侧为铁笼关,海拔1600米左右,是武都经康县进人成县的必经之路。清人李佐棠《题明月山及铁笼关》一诗云:“山名明月几何年,云锁峰峦林万千。滚滚嘉陵潮足底,巍巍铁笼到眉端。眼观陇右十余县,势压终南万里山。白马关前桑梓地,教人怎不切依瞻。"
这首诗描述了明月山雄伟的气势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诗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如今,明月山南北多为坡式梯田,山上群群绵羊伴着清脆的鞭声移动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好像飘动着的朵朵白云;山下万亩花椒林带掩映其中,每逢成熟季节,绿树红果,晶莹闪烁,宛如“红宝石”的世界。山岭南麓自西而东修筑了一条长26.65里的明月渠,引水可灌溉农田3100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