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县内石、木、泥水、裁缝、箍桶等工匠多为本地人,银、铜、铁、锡、弹花等工匠多是永康、天台、东阳、义务等外地人。工匠中以铁匠地位最高。因所有工匠的工具皆为铁匠打造。石、泥、木、裁缝篾五匠以石匠为首,一说因为房基石为石匠所打,又一说是石匠的师傅是鲁班。篾匠和裁缝的地位最低,俗谓“遢泥水臭漆匠,无爹无娘做簟匠(篾匠)”。学艺须在正月请人介绍拜师,未经正式拜师学艺者同行不予承认,主家不请,称“逃生师傅”。拜师须择吉日去师傅家办拜师酒,先祭本行祖师(铁匠崇奉太上老君,石、木、泥水崇奉鲁班,裁缝崇奉轩辕),后拜师傅。学徒期限一般3年,这期间师傅只供饭食。来付工钱。除春节岁假外平时不准回家,不准吸烟喝酒,做工时间不准与人闲聊。吃饭时要给师傅盛饭,而且必须“师傅先吃饭,徒弟先放筷”。满师后办满师酒,师傅赠半副工具,称“半作”,要另找师傅过堂,俗称“3年徒弟,四年半作”,半作拿一半工资。解放后,拜师学艺中的封建迷信色彩逐渐消除,新型师徒关系逐步确立。
商 业
旧时店堂中多供奉财神(赵公元帅),合伙经营则供关公读春秋像,以示“情契义深”。并于店堂中设置显示商店特色的青龙牌招徕顾客。端午、中秋、除夕是商店收帐日期,腊月二十五日封帐(对外不赊欠)。出售商品讲究包装,布店为长方包。进商店学徒称“学生意”,须有人作保,写好“关书”(保证书),学徒期间不准回家,“生死由天,与店无涉”。三年学徒期间,白天以打杂或帮老板娘做家务为主。商号一般于正月初五办酒祭祀财神,以是否通知入席暗示留去。亦有些店家除夕夜分岁时特备一碗千张包子菜肴,如老板主动把千张包子分给某个伙计,即是叫他卷铺盖回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