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的历史名人

家乡区县: 四川省平昌县

    1刘伯坚.   刘伯坚(1895年~1935年),原名刘永福,又名刘永田,曾用名刘铸、刘铁侠、刘大冶、毅伯等,四川省平昌县龙岗寺人。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1931年底,参与领导宁都起义,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21日壮烈牺牲。刘伯坚曾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写有《带镣行》、《移狱》、《狱中月夜》等诗歌。2011年2月9日,刘伯坚被评为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2廖纶   廖纶(1810—1889),字养泉,号橘叟,平昌县江口镇人。其祖父廖安国、父亲廖元均为清时举人。廖纶曾任金匮、无锡两县县令,主办正阳盐务,继任江苏、海州州官。纶工书法,善诗文,其书法有颜柳风度,颇具功力,现江口镇辖区内仍留存有石刻真迹《石峡颂》和“江阳十景”及“魁”、“寿”二字。   据《巴州志》记载,遗著《大中讲义》(二卷)、《鞭心录》(四卷)、《两汉读书论断》(二卷)、《梦传文钞》(八卷)、《日记杂录》(二卷)、《巴效篇》、《笑山姑存草》等。  

  3吴德溥(1817—1882),字眉生,吴铣次子,平昌白衣庵人。受业于大学士文端公倭仁,闻宋明理学,益自刻励,尽涤少年豪气,一以实践为主。后边境多有战事,复博综天文、物理、兵农之学,期于有用。

  德溥以同知分发贵州,至之日,筹办乡团,督制军械,教民操练。时贵州上下游均属盗区,德溥于境内设卡梭巡,质询民苗,存记良莠,劝德不遗余力。每战不乱,且有勇有谋,率先士卒,冲锋陷阵,历三十年而定,德溥实与之始终。

  德溥平定苗乱后,光绪帝召见,公俯首跪地,帝令其仰面,问及眼睛时,答曰:为矛利刃所伤,即饬上殿喧谈,问及白衣景时,公顺口占曰:“小阁楼台照白衣,凤凰展翅扑蒙溪,鲤鱼坂子回头望,步步登高上云梯。”言罢,当即赏黄马褂,并赐博夺巴图鲁勇号,始补则举应兴应革者,一一规画之,而条议朝政尤悉。在任六月病卒。光绪丁丑(1877)。川东大旱。德溥筹户金,驰书里门,开办平粜,全活甚众,乡人称颂义举,与其叔云嵋,并泐石记之。故其卒也,乡人闻讣皆涕泣,每有痛失厦庇者。其后,云贵总督刘武慎公,上德溥功状,上为之悼惜。时贵州方请为祠祀曾公,遂附祀焉。著《潜书》上,下篇行于世。《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圃亭集》诸种若干卷。

 4朱兆林

  朱兆林,男,汉族,生于1907年11月17日,四川省平昌县板庙乡凉水村1社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0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响堂铺伏击战和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第2野战军13军39师副政治委员,第2野战军供给部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上党、淮海、渡江战役。在上党战役桃川追击战中,荣立一等功。

  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88年获一级红星勋章。

吴雨初夏(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