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县太平镇曹田村南2公里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名山。山间流水潺潺,瀑布众多,山上古木参天,遍布珍稀植物,山腰有一神仙洞,古有寺庙,颇有灵气。唐朝诗人杜位(杜甫之侄)曾写下《天露仙源》诗一首:“天露东山仙迹传,白云深锁断尘烟。桃花沿水千年落,药蔓粘云万古悬。窈窕巧通三岛路,幽深别有一壶天。其中想是无人到,若有相逢客羽仙。”诗中描述的就是天露仙源中的水源山风光。
据清乾隆年间的新兴县志记载,水源山原称天露山,海拔1137米,位于新兴、开平交界,共成曹田村南2公里处。山势巍峨,高插云霄,顶有巨石,泉出其旁,注为龙潭,乃天露水之源。民国年间县志又载:“天露山产茶绝佳,名天露茶,又盛产龙须草、吊钟花、杜鹃花及桂树诸果,相传山半旧有三殿,石床、石凳俱备,惟第一殿可到。”近年县评选出的“新兴新八景”之《水源香雪》就是旧八景《天露仙源》的通览。
怀着对天露仙源美景的向往,我们在重阳节和梅花盛开的季节多次探究水源山的奥秘。远途风光美不胜数,带有神秘色彩的“飞凤含书”、“美女梳妆”、“双石情怀”和自然之美的“曹田香雪”天造地作,无与伦比。重阳节期间,我们遇见了县委、县人武部的领导到水源山实弹射击训练,真可谓“若有相逢客羽仙”。元旦期间,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此时的曹田,漫山遍野都是梅花,真是漫天飞雪下曹田,云海雾里客如仙。空气中,沵漫着清新的梅香。当年杜位诗中描述的“桃花沿水千年落”应该改为“梅花沿水千年落”可能较为确切。
在探胜的途中,我们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野生植物资源和自然景点。其中古籍中记载的天露茶,村民们已从几百年树龄的野生天露茶剪枝繁育了新的水源山茶,与野生天露茶无异。村民们说,将上好的水源山茶放在柚果壳内,存放一年以上,患了大热症,冲饮即好。果真如此,水源山茶真可以称作“水源仙茶”了。到了半山,淌过山间小溪,穿越马骝洞(相传山半旧有三殿中的第二殿),洞外千奇百怪的巨石层层叠叠,石缝中,一些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数不胜数。我们指着一棵特别的树木问向导是什么树,六祖纪念学校校长给我们介绍说这是他们最近发现的野山杉植物群落。二、三十公分直径的大树有十来棵,小的野山杉到处都有。曹田村的向导告诉我们说,这树当地叫“兔木”,木质坚硬,用它做厨具,盛饭、装汤,夏天隔夜不变膄。怀着对“兔木”的好奇心,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它真是个宝!是珍稀植物——南方野生“红豆杉”(左图),是世界上公认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也是恐龙时代的植物,享有植物王国里的“天然活化石”之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从红豆杉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紫杉醇,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的药剂,每公斤售价为500~1000万美元;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头颈部癌、软组织癌和消化道癌。红豆杉枝叶用于治疗白血病、肾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肾病。它还具有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功效。种子含油量较高,是驱蛔、消积食的珍稀药材。
沿着山间小溪拾级而上,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古木参天,溪边怪石嶙峋,如室如盖,近千米的水流落差将溪水分成大大小小十多二十个瀑布。瀑布下,积水成潭,清澈见底,溪里盛产滋阴补品——石蛤。往上望去,溪的两旁古木参天,药蔓缠绕,荫蔽闭日,一些古生代的蕨类四处可见。沙椤(当地称山太阳)、石蕨、石蒜、马蹄基、通天蜡烛、姜麻比比皆是,真可谓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
中午,我们在一块有几十平方米的巨石上稍作休息,喝了矿泉水,往肚里塞了一点自带的面包,采了一些野果充饥。一行八人在巨石上合影后又随向导在树林中穿梭行进。突然,眼前一亮,树木没有了,一片观音竹林却挡在前面。我们只好顺着竹林转来转去一直往上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条山间小路。抬头望去,光溜溜的石壁上不到天,下不到地,左右延绵5、6百米。从体积来看,不亚于封开的亚洲第一斑石,我们所站的地方,倒好象一只蚂蚁爬在大肚佛的肚脐上,难怪当地群众称这巨石为神仙石了。
沿着这山间小路往上登山,好不容易才到了令人向往的“神仙洞”。原来这就是天露山的第一殿,今人称它为“石书房”。殿内有石台、石凳,还有可供人睡觉的石室。在入口处侧边的洞顶,有一块条状的巨石,架在两边石壁之间,当地人称为“神仙桥。”更令人称奇的是,洞侧石壁中有清泉,顺着石壁往下走,泉水在石壁中流动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在一处断层中冒了出来。我们用矿泉水瓶接了流出来的泉水喝,清甜可口,无论多么热的天气,泉水都透心凉爽。如果将空矿泉水瓶装满水,与任何知名品牌纯净水放在一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在这近千米高的石山中有这清澈的泉水,简直是神奇。传说,古时候附近一带久旱无雨,瘟疫流行,民不聊生,观音菩萨得知后,携带了一颗龙珠,用水草润着,来到神仙洞,将龙珠镶嵌在洞旁石壁,从此,泉水常流,大旱不绝,每到夜深,泉水会从更高的石壁中流淌出来。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取水饮用,并引水灌田,瘟疫不治而好,而且连年五谷丰登。如今人们还能看到的还有留在石壁上的龙须草以及山下红红的象龙眼珠一样的红豆果。为了感谢观音菩萨的大恩大德,村民们在上山建起了新兴县最古老的寺庙——岱山寺,将从石壁中流出的水称为“神仙水”,将水源山风光称为“天露仙源”。
离开了神仙洞,我们一路攀古藤、爬峭壁,来到了水源山的最高峰。相反,这里地势平坦,植皮丰富,一千多米的高山还有牛在山顶上吃草,留下一堆堆牛粪。不远处,就是新兴与开平交界的双石顶,站在这里,极目远望,真有一点“人在云里飘,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下山以后,我们朝着老一辈人耕山的蓝厂(估计是清朝制染料的工厂)出发,途中竟无意发现了一大奇观,原来那一座“不亚于封开的亚洲第一斑石”的神仙石,隔山观望竟然眼耳口鼻俱全,活脱脱的就象一尊大佛的头像!难怪天露仙源有仙气、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从而使太平镇水浪管理区的山山水水至今仍不失为一个现代的“世外桃源”。
在这世外桃源里,近千米落差的大小十多个瀑布是一个巨大的负离子发生器;众多的植物群落生产出自然生态下的空气清新剂;由几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南方红豆杉、沙椤以及野生水源山茶、龙须草等构成了一座绿色的植物宝库;神仙水、石蛤、野生药材给了人们养生和保健。“天露仙源”的确是一块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
何宗一 作于1998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