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米粉是四川绵阳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米粉由来绵阳米粉有着1800多年历史。相传三国时,蜀主刘璋与
刚入川的刘备相会于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山,刘备早就听说四川人擅长烹饪,就提出品尝当地美食。刘璋就说:“闻此山中一人家,其妇善烹饪,祖传以大米磨浆,制成丝,辅以鸡鱼肉等自制作料,开水烫熟即食,汤鲜味美,百里名盛。”于是,刘璋命令手下将这名主妇叫上山来做了这道奇妙的菜。还没上桌,刘备及众将就闻到一股香辣的味道。一会儿工夫就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手下众将一个个也都神采奕奕。再看上下,水肥稻丰、牧笛声声。刘备禁不住抚掌感慨:“富哉,今日之乐乎,美味也!”后来,四川民间争相仿制。在绵阳,在大街小巷,街道两旁米粉店都是清香扑鼻。
绵阳(Mianyang),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称“涪城”、“绵州”,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
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渝绵经济圈中心城市,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全国不少地方,就早餐而言,重庆的小面,成都的酸辣粉,武汉的热干面,广州的早茶,云南的米线,北方的大饼油条,江南一带的阳春面,四川绵阳米粉却是独树一帜。
绵阳人早餐一年中起码有300天把它当早饭。绵阳城的米粉,比较有名气的有开元米粉、高水扬米粉,永华米粉、拱桥光富米粉、胖米粉、鲜米粉、早期的刘米粉等。
绵阳米粉与云南米线有相似之处,但又不是一回事。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用大米做原料,且都如面条般形状。不同的是云南米线是将熟透的米线放入滚烫的鸡汤捂热后食用,而绵阳米粉是用竹漏勺,将米粉在开水锅中“冒”热,盛在碗中,再将汤料浇上后食用。从味道上,它们都有鲜、香、滑嫩的共性,但由于米粉比米线细,所以更要入味些。
米粉由于经济(六元钱三两)快捷(“烫”一碗也就一分钟左右),所以成为绵阳人普遍的早餐主食。
绵阳米粉分清汤和红汤,清汤主要有鸡汤、三鲜、笋子、豌豆等,红汤主要为牛肉、肥肠和排骨。但味道上各有千秋,开元米粉红汤一辣酱熬制,汤红而不辣;胖米粉从汤料上看并非很辣,但吃一口管叫你麻辣得喊娘;拱桥的光富红汤米粉就温柔得多,所以怕辣又想吃点辣的人就愿意光顾。
近年来随着外出的绵阳人逐渐增加,这项传统小吃也带出了绵阳。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使绵阳米粉带进千家万户,小愚娘特色食品更是研发了便携式绵阳米粉,一进入淘宝便引发众多食客的青睐。
地道的绵阳米粉分为红汤、清汤、对浇三大类 ;其中对浇米粉是大多绵阳人选择的吃法。
红汤米粉
牛肉口味、肥肠口味、排骨口味
清汤米粉
鸡汤口味、笋子口味、 豌豆口味、 三鲜口味 、海带口味、丸子口味
对浇米粉
牛肉笋子、肥肠豌豆、排骨海带
米粉做法折
材料
牛肉、肥肠、鸡肉、碗豆、海带、葱花、香菜、酸菜
步骤
第一步:按食量需要泡米粉,一般按照100g一碗,水将米粉淹没,泡制5-6小时即可。
1、如果不是很着急食用可以用50℃左右温水,浸泡到用手指头(非指甲)能掐断换冷水浸泡到第二天早上食用,这样米粉涨的多些,口感更加爽滑。
2、如果时间不够等着吃可以用鲜开水浸泡5-8分钟,浸泡到用手指头(非指甲)能掐断过冷水增加Q感
,这样就可以等着烫了(注意泡的时候用筷子搅散开)。
第二步:烧一锅鲜开水,将泡好的米粉用漏勺滤起来在鲜开水锅里“烫”10-15秒就好了,注意控制时间,时间太长就成米糊了。
第三步:用土鸡骨火开大将水烧开熬制出高汤,把红汤或清汤酱料包放至高汤用文火慢慢熬制出红汤、清汤汤料。
第四步:烧制牛肉、肥肠、鸡肉等肉类,辅笋子,豌豆,海带等素菜。
第四步:将烫好米粉放至餐具中,把熬好的汤料、肉类、素菜等浇到米粉碗里,配葱花、香菜、酸菜等便可以享受美味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