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人的“惠水假日”

家乡区县: 贵州省惠水县

黔中宝地.美丽惠水【专题】

黔中宝地.美丽惠水【专题】

  长安迎客宴

 

  贵州惠水,著名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这里民风淳朴,风光秀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被誉为贵阳的“后花园”。因为距贵阳仅半个小时车程,如今,惠水已成为很多贵阳人户外探险、乡村旅游、垂钓烧烤的首选之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自贵阳的人们暂别城市的喧嚣,在惠水的山水田园享受绿色的馈赠,让心灵来一次久违的小憩。

 

  畅游:田园里的深呼吸

 

  “一个可以让人大口呼吸的地方。”“生态范本,游玩佳地。”“绿色山水,民俗长廊。”这是今年五·一期间,在惠水野梅岭森林公园的“游客留言薄”上,外来游客在对惠水进行评价时出现最多的语句。

  这些游客中,有七成以上是贵阳市民。他们主要采取自驾游的方式,或携亲带友,或自组团队,在惠水的山水中度过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日。

  在此前的4月30日,《贵州都市报》旅游版用了整整一个版面,以《惠水,半小时就到的地方》为题,向外特别是向贵阳市民推出惠水游玩路线。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小长假成了人们既期待又“头痛”的日子。到处交通堵塞、景区拥挤的现状,让人们想通过旅游放松心情的目的大打折扣,就近游玩逐渐成为一些市民假日出行的主要方式。

  因此,惠水游玩路线报道出来后,立即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五·一期间,到惠水游玩的游客特别是贵阳市民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倍。在名声较大的野梅岭森林公园、九龙山佛教圣地、羡塘燕子洞、甲戎青河等景区景点,游客量意外地超出了原有的接待能力。

  “为了满足游客的游玩需求,我们今年将会在景区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打造贵州最优质的森林公园。”负责野梅岭森林公园运营的惠水康正旅游公司总经理杨正贤说。

  相对于其它一些地方,惠水没有著名景点,没有旅游公司,也没有固定的路线,当然也不会有景区的拥挤爆棚。而正是因为这样“小、散、静”的自然环境,反而给游客提供了更丰富、更具特色的游玩空间,让身心在山水田园里得到最为畅快的释放。

  

  雅水大米宴

   品尝:舌尖上的惠水味

  贵阳人对惠水的印象和评价,最早是从“吃”上开始的。聊及惠水,贵阳人必谈大米和蔬菜,在贵阳市民的餐桌上,惠水味道一直都不可或缺。

  惠水涟江大坝到贵阳蔬菜批发市场,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一条固定的供给线。每日凌晨2﹕00至5﹕00,新鲜的蔬菜割装上车,源源不断运往贵阳,最后到达贵阳市民的餐桌上。

  “不仅仅是后花园,还是一块让人放心的好菜地。”贵州师范学院的余雨阳教授在其所写的文章《黔味与生活》中,对惠水赞誉有加。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贵阳人开始把舌尖对准惠水的各种小吃,对他们而言,“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饮食需求,而是一种文化体验。

  “高镇辣鸡面,林幺格子肉,摆金马肉,芦山豆腐……”聊到惠水小吃,被贵阳餐饮界称为“南明第一手”的崔杰掰开手指就能列数出10多种类别出来。

  上世纪九十年中期,崔杰曾在惠水从事餐饮行业两年多,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惠水“饮食通”。他说,较之于其它地方,惠水小吃最大的特点就是:精致、清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

  说到惠水小吃,不能不提惠水小吃城。这个位于县城中心,由百余家店面构成的“餐饮中心”,几乎聚集了惠水所有的特色饮食。从天明到深夜,这里人来人往,生意火爆,常常是一座难求,客满为患。

  近两年,随着交通条件、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惠水已然成为贵阳继花溪、青岩之后的第三个休闲度假点。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们邀朋结伴到惠水,找一条小街,寻一家小店,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

  为进一步提升惠水美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3月份,该县出台了规范惠水餐饮服务行业的一系列措施。在今年端午节的首届惠水美食节上,一批具有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民族元素的农家宴席和特色菜肴再次引起了贵阳人的极大关注。

  岗度布依喜宴

  纵情山水

  野梅岭的团队拓展活动

  露宿涟江河边

oops(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