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属冀南低平原区,河北省东南部,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14分之间。南北长48.2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994平方千米,位于邢台地区东部的冲积平原上的威县,在2011年2月14日,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威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分为北区和南区两个区域。北区位于县城东北部,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产业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南区位于县城东南部,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产业以医药化工为主。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建成面积19平方公里,园区企业总数达102家。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威县,凝心聚力实现跨越发展
开发区精神: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奋力跨越
开发区理念: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创新
开发区目标:谋事、干事、干成事
开发区追求:新作风、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果
综合优势
(一) 丰富的棉花资源
威县是全国十个优质棉花基地县之一,种植面积,总产量连续27年居河北省第一,素有“冀南棉海”之美誉。常年植棉面积在80万亩之上,皮棉约7万吨,棉籽约13万吨,短绒6500吨,棉籽油总量2.08万吨,“银海”牌棉花以其色泽白,衣份高,品级,长度,强度,马克隆值灯物理指标均在国际之上,一直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以威县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常年植棉总量约400万亩,皮棉总量约35万吨。
(二) 充足的电力资源
威县现有35千万伏变电站11座,110千万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总容量240兆伏安,并建有装机容量24兆伏安生物发电厂1座
(三)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威县各种植物秸秆总量约60万吨,棉粕总量6.4万吨,棉籽皮总量3.8万吨,蔬菜产量约40万吨,活立木蓄积量约20万立方米,果品产量1.9万吨,生猪出栏12.6万头,鸡出栏342.3万只,羊出栏17万只,肉类产量2万吨,蛋产量3.45万吨。
(四) 充裕的人力资源
威县作为河北省人口大县,现有劳动力28万人,富余劳动力6万多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及职业技术学校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达1.6万人。另外,周边8县市劳动力总量127万人,富余劳动力62万人。威县16周岁至25周岁男女青年约计10万人,25周岁至40周岁青壮年约计14万人。其中每年本科以上毕业生1000多人,大专,中专毕业生1500多人,高中毕业生2100人,初中毕业生9500人。人民群众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是广大客商理想的投资发展之地,深受国内外企业界人士的青睐。
(五) 便利的交通运输
公路:大广高速,106国道,武馆公路纵穿南北,邢临高速,青银高速,邢清公路,邢临公路,杨官公路横贯东西, 形成了冀南地区最发达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北距北京370公里,南距郑州350公里,石家庄138公里,东距济南150公里
铁路:东距京九铁路3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75公里。
航空:距邯郸机场100公里,距石家庄,济南机场各150公里
港口:距天津港350公里,黄骅港300公里。
(六) 丰富的水资源
威县地表水资源1088万立方米,底线浅层可供水量4513万立方米,深层可供水量5728万立方米,南水北调分配量1029万立方米,水系上游引水能力为7000万立方米。
(七) 丰富的地热资源
县城附近的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地热异常,该异常覆盖整个县城规划区,宽度约5公里。地热梯度一般为3.0~3.5℃/100米,威县县城正处于该异常的最高值范围内,最高的>5℃/100米。在县城附近深1000米至1500米,水温可达50℃~60℃,深2000米水温可达75℃。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极具开采利用价值,是建设温泉宾馆不可多得的资源
(八) 便捷高效的服务
威县经济开发区紧邻威县县城,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开发区管委会以打造全省一流工业聚集区的标准和“做大做强、做靓做美、宜居宜业”的理念,提升园区层次,着力打造亲商、爱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在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推行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做到进入无条件、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结果无否决的绿色通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