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大秧歌

家乡区县: 青岛胶州市

2014-05-08

    说起胶州大秧歌,我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是成长在胶州的人,都会扭几下吧。据乾隆版《胶州志》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闹竟夜”。志中的“杂剧”,指的就是胶州秧歌剧。由此也可见,胶州秧歌起源之早,以及秧歌的盛行和人们对于这一种文化形式的热爱。

    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山东三大民间舞蹈”。奶奶曾经告诉我,那个年代闹饥荒,好多人逃荒关东地区,沿途只能乞讨卖唱,人们边走边唱,边唱边舞,这大概就是胶州秧歌的雏形了。尽管我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生活的困苦,但是却能够感受胶州秧歌带给这些穷苦人民的欢乐,鼓舞,更多的是希望,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就像现代的我们情感悲伤时会寄情于音乐,这是一样的道理。

    不知不觉中,胶州大秧歌已经扭了三百多年了。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元宵节的时候,胶州城内外可是锣鼓喧天,唢呐欢奏,秧歌队更是扭得欢天喜地,热火朝天,有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有骑着毛驴回家的新媳妇,有俏皮可爱的大头娃娃,有俊俏的胶州大嫚,有惹人发笑的小丑,可真是眼花缭乱迷人眼啊。围观的观众更是人头攒动,给足了面子,呐喊声,叫好声,鼓掌声连成一片,可以说是热闹非凡啊。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秧歌引进了江南地方的曲调,吸收了北方杂剧的精华,形成了新艺术形式,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胶州人民在震天的锣鼓声中迈着欢快的步子,尽情地扭,淋漓畅快地扭,扭出了心中的喜悦,扭出了美好的生活,更扭出了家乡的灿烂文化。最后,祝愿我的家乡,美丽的金胶州越来越好!

   

毛小荷(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