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滨海新区,着名的“南方油城”——广东省茂名市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茂名市近日提出,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2.02亿元,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打造茂名“半小时生活圈”。
今年3月初,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论证、评审的《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获得通过。
“目前,广东珠三角地区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其区域发展急需新的平台。茂名滨海新区所处的粤西腹地,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该区域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一鸣表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何走出一条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开发区不同,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是开发建设茂名滨海新区的关键所在。
滨海新区蹚路
茂名建设滨海发展区的想法由来已久,2009年进入商榷阶段。当年9月,茂名提出“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以建设现代化宜居海滨城市为目标,在环水东湾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区”。
2011年3月31日,茂名又提出新的构想,建立面积为200平方公里的博贺湾经济区,即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的茂名滨海新区。茂名滨海新区的名称由此确立。
根据总体规划,茂名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发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
王一鸣分析认为,广东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带动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的发展引擎——珠三角地区已显疲态,传统的加工贸易业已无法满足当前形势的变化。因此广东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拉开新的骨架”,寻找新的发展平台。“茂名滨海新区所处的粤西腹地,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据茂名滨海新区筹备小组一位负责人介绍,滨海新区还有意争取进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谋求成为国家级新区。
融资渠道难突破
此前,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滨海新区有3个,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开发区。有专家指出,茂名滨海新区的建设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走出一条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开发区不同,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来。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中提出,茂名滨海新区将被打造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茂名是着名的“南方油城”,拥有50多年的石化发展史,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炼油与化工一体化基地、南方最大的塑料与化工原材料供应基地和集散地,产业实力雄厚。
“茂名市发展炼化主要依靠特大型央企,但由于央企原材料的供应受到调控的影响,茂名在发展石化产业过程中出现‘油头’强、‘化尾’弱的现象,无法体现‘油城’应有的优势。”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茂名滨海新区在建设中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布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前述业内人士指出,建设茂名滨海新区,当前急需完善港口、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必须要有巨额的资金投入作为保证。但在当前的条件下,除了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以外,很难找到更多的融资渠道。
安徽:皖江牵手皖北
安徽省借鉴江苏等省市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皖江城市与阜阳、亳州、宿州等皖北城市之间开展结对合作、联动发展。随着两地合作不断深入,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南北差距日益缩小。
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目前,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皖江城市与皖北三市六县之间已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特别是随着阜阳合肥、亳州芜湖、宿州马鞍山三个现代产业园区启动建设,皖江、皖北发展呈现出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据最新统计,2011年,皖江示范区GDP成功突破万亿元关口,并保持14%以上的增长;阜阳、亳州经济也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宿州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制约皖北发展的“断腿”——工业经济去年更是增长了24.2%,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
长治:瞄准新兴产业
山西省长治市积极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难题,明确提出了在城区重点建设全省一流的光电产业集聚区,在郊区倾力打造“钢铁生产之都”,在高新开发区形成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在长治县全力打造煤炭和机械制造重镇,在潞城市建设全国一流的化工业循环经济集聚区,在黎城县打造中国“硅都”,在武乡县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和山西乃至全国的“镁都”等区域发展新定位。
围绕煤化工、光伏及太阳能、汽车、硅、中西制药、LED、钕铁硼、食品、镁等9大新兴产业,长治市确定了20个年销售额百亿元以上的非煤非电战略性项目,总投资1676亿元。到201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该市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7%提升到50%左右,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各占半壁江山的发展格局。
承德:建循环经济示范区
3月28日,据河北省承德市发改委消息,该市将全力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相关规划已正式出台。
据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管富介绍,此次出台的《河北省承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特色钒钛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优质农林资源高值利用、优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结合京津水源地与生态屏障建设要求,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发展示范项目与产业化基地,实现产业园区和聚集区的循环改造升级。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该市将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人文—自然—社会多元复合的绿色旅游体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