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美食(一)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东乡县

东乡人有吃米粉的癖好。东乡米粉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历代的发展,现有许多种做法,常见的有餐馆、小吃店、摊点里做的泡粉,炒粉,煮粉,热凉拌粉等,各有特色。但最简单最便当也最体现手艺的还是泡粉。大多数爱吃米粉的人,吃的最多的是泡粉。

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上面写道:东乡泡粉,连续百年销量领先,一年卖出10亿多份,泡粉连起来可绕地球60圈。不知道这位网友的数据出自何处,统计得准不准,但从中说明东乡人对泡粉嗜好可见一斑。
市民的“顶级早餐”&
每天清晨,漫步在东乡街头,你会发现遍布市区大街小巷的早餐馆、小吃店、米粉店、摊点,早已青烟绕绕,热气腾腾,各式各样泡粉、煮粉、炒粉、热凉拌粉一应俱全,立等可取,十分便利,而来吃米粉的人川流不息。

在东乡,随便走进一家米粉早餐店,店主一看见就会问:“喂,要吃什么泡粉?”“要一碗汤泡粉。”东乡泡粉好就好在品质上,只要花上二至三块钱就可以吃到一碗美味佳肴。“东乡米粉刚榨出来的是湿粉,细嫩柔软,爽滑劲韧,洁白如银,不糊不粘不断,丝丝分明。”据某店主介绍,有的人特别爱吃湿粉,如在她店里有位常客,是资溪人,常常吃泡粉时会说到湿粉如何如何好吃。她老家县城就有一家专门卖湿粉早餐店,几年前的一次过年回家,偶然吃到一碗泡湿粉,不贵,不到3元钱,但好吃记忆令她几年难以忘怀。有一次她实在想它想得慌,还特地让人从县城老家买了二碗打包带过来,结果由于时间隔长了,粉变味了。

而干粉条则是光滑细嫩,晶莹透亮,柔而韧,耐炒经煮,不粘连。也就是我们日常吃的最多的那种。店主说:“吃泡粉还有个关键是在汤和佐料里面,泡粉好吃还要汤好调料好。我们这粉汤有猪骨汤、鸭子汤或鸡汤、牛肉汤。制汤关健在于掌握水量和火候,不可混杂,原汁原味。调味品、佐料要齐全,如香葱花、姜末、蒜泥、辣酱、香油、五香粉等,还配有一小碟干莱,香罗卜干、腌菜,临川菜梗、榨菜等,同时还有不同花样的风味小菜肴,牛杂、猪杂等任你挑选。”“啧啧”,仅听起来都要让人流口水。显然,东乡人有吃米粉的癖好,泡米粉是东乡人最喜爱的一种食物,是市民的“顶级早餐”。“去街上吃泡粉啵”也成了大家早上起来见面时常有的热情见面语。东乡人离不开米粉,米粉也常伴东乡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或许因为过于熟悉,过于常吃,很多人已经忘记泡米粉“至味无味”的最高境界了。
其历史源远流长
东乡自古以来盛产水稻,东乡米粉历史渊远流长。传说它起源于秦代,秦王嬴政为了统一中国,派五十万大军征南越,而后又派史禄率民工修灵渠沟通漓江和湘江,以解决运输问题。由于南越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秦军水土不服,粮食供应困难,大量士兵经常挨饿,生病。秦军伙夫就根据北方合落面的制作方法,结合江西迁移湖广人带过来的技术,精选早稻大米,去砂,浸泡四小时以上,放入大青石石磨里,磨成米浆。磨出的米浆十分细腻,再通过特殊手工技术蒸成薄薄的米粉皮,切细后,在开水里煮三到五分钟,加入汤底即成。这样制作的米粉久煮不烂,汤底配方更是保密,加了鸡、骨头和20余种药材,香气浓郁、味道格外鲜美,堪称一绝。传至宫廷深得秦王喜欢,同时也在漓江一代广为流传,因此“东乡米粉”和‘桂林米粉’可以说是同宗一脉,只是做法根据当地的口味和习俗做法不同罢了。

据说东乡米粉真正发展到鼎盛时期还是在清代和民国年间。早先的东乡淼和楼,太和粉店是鼎鼎有名的两家米粉店,当年这两家粉店生意异常“跑火”,到那里吃米粉的人天天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这是因为此时的东乡米粉已经经过历代师傅们千万次实践总结,得出来的榨粉经验技术日益完善,在原料加工等制作工艺上有了大大改进。增加了布袋过滤压浆、揉粉成球团、锅内煮熟、石臼打烂、搓成长团放入铁制粉筒压榨,通过铁底板小孔压出粉丝、成形于塘锅中煮沸捞起、再放入冷水缸内冷却、最后捞起待用等多道新工序,从外表看上去榨出的米粉更加洁白细嫩,尤其是刚煮好以后从汤水中捞出来,感觉就像白玉一样。

再在烹制和吃法上也更加讲究,经过东乡烹调师们多少年来的不断总结、切磋、探索、推陈出新,又博采各地之长,产生有很多种,可做成炒粉、煮粉、泡粉、拌粉等。再加上东乡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丰富的动植物、蔬莱、瓜果、佐料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使其形成今天东乡人特有的一系列烹制方法。因此,东乡米粉所具有的地方优良品质是独一无二,是任何地方不可替代。

扬名四海香飘万里8 J# @. y9 a" r; L" |1 ~- e
据称,东乡米粉在得到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被带向国内外。在明清时期,东乡榨粉师傅们开始走南闯北,上京城,跑沪杭,奔两广,走四方,安家落户,将东乡米粉发扬光大,扬名四海。这些身怀榨粉技艺师傅们所到之处,都是就地取材加工米粉,保持着经济实惠,味美好吃,食用方便的特点,让各地无数男女老少和农村城市各阶层,以及中外顾客都能适应,深受喜欢。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东乡米粉更上一层楼。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众多民间传统加工生产出的米粉,更加科学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机制米粉如雨后春笋般独占鳌头,不仅上了规模,上了档次,米粉的品质也有了更可靠的保证。不仅满足了城市人们生活需要,也为城乡经济增添了不少活力。并通过精美包装,上乘品质,创出名牌,更加容易走出去,扬名四海,香飘万里,远销国外。

特别是目前随着打工潮的汹涌澎湃,全国各地人员流动频繁,走出去,走进来,东乡米粉更加容易深入全国各地,深入人心。东乡一位在福建定居的游子在网上发贴写道:已经快遗忘了一种香气,那是家乡的泡米粉香。某天在泉州的一条小街上,突然发现一家“东乡泡粉店”,记忆立即被唤醒,实在馋得慌,便进去吃一碗,以稍慰相思之苦。那家店就是东乡老乡开的,夫妻俩来泉州打工几年,后发现在泉州的东乡人很多,便萌生开一家东乡粉店的想法。店是很小的店,一个厨房、十几副桌椅,素朴、干净。但生意非常兴隆,受人欢迎。在异乡,吃泡粉,不仅是口福乐事,更有一种家长里短的温馨人情,一碗东乡泡粉带来的满足感,远胜于当地名贵海鲜。

 

联想翩翩123(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