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之临江镇

家乡区县: 重庆市开县

樟树临江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镇
临江镇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临樟树。新余、高安、新干四县市;接洲上、张家山等六乡镇。境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樟宜公路、清高公路、临珊公路及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该镇市镇繁荣,经常性流动人口量大,是樟树市河西的文化、经济、商贸中心,目前已被宜春市和江西省列入重点小城镇发展计划和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示范镇。全镇土地面积83.3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万人,2002年财政收入702。90万元,人均收入2758元,工业总产值4495万元,农业总产值5392万元。 临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建镇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上曾为军、路、府署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历史上的临江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史称“舟车孔道,四达之地”。尤以药材、木业、酿造业闻名于世,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江的城镇建设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据史料记载:旧城设10门,城区分为9坊6厢,有30条街,31条巷,传闻最盛时“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讲学会友,优游胜迹。至今,镇内仍有大量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以大观楼最富盛名,被列为全省重点保护文物。

城镇建设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镇
临江镇

临江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城镇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区3.3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40余家省地市驻镇单位,城镇人口近3万人。街区基本形成框架,城区建筑朝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主要街道10条,总长5500米,总面积达60000千方米;给排水系统形成网络,日供水能力达3000吨;安装各类普通路灯120盏,礼花灯、数码灯柱16盏;变电就有6个回路,年供电量2500万度;有专业及综合市场4个,总面积达42000平方米。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镇生活质量达到新水平:环卫事业得到发展,现有职工20人;公共场所建花坛45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6%;安装闭路电视3000余户;教育设施较为完善,教学质量较高,城区现有小学3所,地区级重点中学1所,有各级医疗院2家,省荣军医院及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均设在本镇,职工总人数500余人;新建邮电大楼一幢,安装程控电话3000余门,身居临江,可联系天下。

工矿企业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镇
临江镇

工业主要以机械、粮油加工、建材、矿山建设、粮食储备、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有煤矿机械、酒、食品、饲料,油毡、砖瓦、彩色水泥地砖、各种纸、塑料制品。

(1)机械:隶属于江西省煤炭厅的临江矿山机械厂及煤建一处是镇上的两大企业,主要有煤矿开采所用的机械和其它民用机械,一处以承接矿山建设及其它工程项目为主。

(2)酿酒、造纸、食品加工,粮食加工及储备:临江的酿酒历史悠久,是全国驰名的“四特酒”的故乡,大诗人陆游曾写诗赞曰:“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诗中所指清江即为现在的临江镇,目前镇上有五个酒厂,产品师姑牌系列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两种类型,高、中、低三种档次几十个品种行销各地。

造纸:临江的卫生纸质量在全镇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产品有卫生纸、餐巾纸和各类包装纸。

粮食加工:粮食加工业由来已久,临江是鱼米之乡,粮食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有一定的地位,国家为加强粮食的宏观调控,在临江设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库。

农产品加工:主要有花生制品厂和糯米粉加工厂。从而带动了全镇甚至周边乡镇农民积极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生产、加工、销售态势。

农业现状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镇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自1990年以来,逐步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商品化水平。现建有银杏基地2000亩,杨树基地3000亩,蔬菜基地3000亩,红桔基地3000亩,油茶基地5000亩,万头养猪场3个。奶肉牛基地16个,鲁区小尾寒羊种羊基地1个。

药业生产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药业由来已久,由原临江府所辖各地药商组成的药帮与京帮、川帮并列为全国三大药帮,史称“临江帮”或“江西帮”。全镇的药材生产面积达4000亩,百亩连片基地6个,千亩连片基地2个。具体为双洲村委的商洲积壳基地;庙前、姚巷、彻埠、纽塘村委的银杏基地;寒山、姜璜、武塘村委的黄栀子基地;渚塘村委的吴萸子基地和芦阳村委的杜仲基地。全镇中药材种植户达1200余户,药农4000余人,从事药材购销的单位和个体户达100余家。

第三产业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镇
临江镇

临江镇商贸活动异常活跃,是樟树河西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亿元,个体工商税371余万元,全镇第三产业产值达5000余万元,同时还是重要的农产品、农资、生资、耕牛、仔猪、木材、建材集散地。

(1)农产品交易:临江是樟树市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主要有花生、柑桔、蔬菜、油料、棉花、红薯、谷糠、玉米、麦麸等,年成交量在2亿公斤以上。

(2)农资、生资:目前有四个乡镇的供销合作社设在临江,另外还设有市生资仓库,市物资采购供应站、农机采购供应站、竹木供应站、食杂果品仓库等多家单位,临江已成为农资集散中心,其影响范围扩大至周边县市。

(3)耕牛、仔猪:临江是樟树河西地区的耕牛、仔猪集散地,年成交量达7万头左右。

(4)木材、建材;临江现已成为木材和建筑材料集散地,经营范围有木材、钢材、水泥、建筑陶瓷、石灰、水暖设备及建筑装饰材料等,从业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00余人。

此外,还成立了生猪贩运公司和花生贩运公司,年贩运生猪3万头,贩运花生1000万公斤;成立了客运联合车队和货运联合车队,拥有各式客货车150余辆。

广东临江折叠编辑本段
临江镇
临江镇

镇情简介

临江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北部、东江中上游东岸,东邻柏埔镇,西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隔江相望,南连义容镇、古竹镇,北接源城区东埔。镇政府驻地临江圩,东距县城68公里。全镇总面积130.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2,000公顷、山地8,000公顷。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7,042户28,278人。高望大塘排设有紫金县东江金珠工业园,2004年,紫金县在临江圩镇成立紫金县经济开发试验区临江工业园。

人文历史

镇名因面临东江而得。明代分属宽得都上、下江东社。清代属宽得都江东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梧桐、排年乡,民国34年分属柏平、临江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四区,1952年属第十区(柏埔镇),1957年12月成立临江乡,1958年10月属柏埔公社,1961年4月分立临江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临江镇。

水土资源

临江镇地势东高西低,西南为丘陵,东北部属山区。柏埔河流经境内汇入东江,在江口形成冲积小平原。北部梧峰村梧桐尖山为最高峰,海拔338米。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年均温度20.9℃、降水1889毫米,无霜期310天以上。主要矿产资源有耐火石、稀土、辉绿岩、钛铁矿等。土特产有荔技、淡水鱼。经济以农业为主,是紫金县粮、油、糖、豆、红瓜主产区。1988年有水田2.3万亩,旱地0.61万亩。大部分布在东江及柏埔河沿岸,易受旱、涝威胁,有电动排灌机45台,建有库容208万立方米的斩坑水库.花生0.75万亩,总产770吨;大豆0.34万亩,总产251吨;甘蔗0.27万亩,总产0.88万吨;产小麦288吨。各类水果面积0.74万亩,总产198吨。

农业发展

2004年,农业、农村经济调整,全镇全年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0多万元,修复水库2宗,改造木石坡5宗,修筑三面光渠道1.2公里,改善生产条件,稳定粮食生产。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31,982亩,粮食总产量13,066吨。扩大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蔬菜19,080亩,蔬菜总产47,586吨;花生种植面积9,577亩,总产量2,059吨;以广东温氏(临江)种鸡场为龙头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养殖业,小庄园发展不断推进。总投资450万元,以联新、澄岭、桂林为示范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正紧张有序施工。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镇减负25.4万元,实际人均减负为15.6元。

临江镇
临江镇

经济贸易

乡镇工业方面,1988年有耐火石厂、食品厂、“三资企业”毛织厂等企业,其中耐火石销省内外,年产值26万元。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有码头2座,设有镇船队,总吨位140吨,年产值10万元;有紫河、高临、古临公路通往县内外,村村通汽车。是全县较早普及用电镇之一。商业网点集中在临江圩。建国前称石公神圩,有各类店铺20余间。1988年有商业店铺成百间,其中国营、集体30余间;全镇个体工商业户285户,年集市贸易额225万元。新建永久性商品交易市场1个,面积1500平方米。

招商引资

2004年,临江镇委、镇政府以构建临江东江大桥为契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努力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倾力打造引资平台,增强接纳外资能力。东江金珠工业园区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了工业园区1.8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逐步完善了园区“三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平整30万平方米的项目用地,完善了1.5公里长的园区排水、排污基础建设,顺利推进园区东西、南北两条小区水泥路硬底化建设,绿化园区过境路工程,完善配套园区自来水饮水工程建设。2004年,全年签约引进落户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000万元,合同外资利用率11%。其中:嘉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老板许伟创办淇生塑胶制品(河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已动工;香港利致国际公司老板张宗池创办利致电业(河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到位资金800万元,已动工试产;深圳市创盛恒实业有限公司老板邹庆芳创办10万平方米自办工业园,计划投资8,000万元,到位资金200万元,已动工;河源裕宝实业公司老板杜秀杭创办商业综合开发11,800万元,到位资金100万元;顺华饰物(河源)有限公司创办五金工艺、物饰加工业务,计划投资1,500万元,到位资金180万元,已动工;紫金县正天兽药有限公司老板万徐萍合办兽药企业,计划投资800万元,到位资金130万元,已动工。

言语二分之一(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