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人士冉庆之
冉庆之(1894—1951),又名冉运隆、冉吉、冉劳生,酉阳自治县天馆乡人。1916年毕业于成都外语专科学校德文科,后任四川交涉署见习科员。1917年任川军熊克武部少校科员。1921年任川军邓锡侯部少校咨议。1922年任江防司令部中校总务科长。1923年任江防征收处中校处长。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在成都民治高中校任校长。1927年任二十八军二师政治部中校科长。1930年,入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1932年任国民党四川省党委指导委员会赠会民众训练委员会会员,中校秘书。1933年任四川省教育厅留省办事处主任、编审委员。1936年任民生公司“民主轮”经理。1939年任民生公司襄理兼煤务科主任。1944年加入沪渝社及青帮。194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后,利用水上交通的便利,以民生公司襄理的身份,来往于港、澳、沪、渝之间,致力于和平民主的活动,并向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国民党军政情报。1947年任庆华轮船公司协理。1949年11月28日重庆解放后,任一区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市人民大会代表。1951年2月24日,被诬告参加特务组织及窝藏特务,被西南公安部二处逮捕。同年8月被重庆市军管会军事法庭判处死刑。1985年12月,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复查,原判事实失实,予以纠正平反
国民党酉秀清乡司令蔡干卿
蔡干卿(1881—1936),名民桢,别号克生,酉阳自治县苍岭镇人。其父早逝,母冉氏节衣缩食,典当嫁奁,凑足川资送他求学。1916年毕业于成都华洋医学堂。1919年被四川督军熊克武委任为督军署少将军医科长。1925年任酉阳秀山清乡司令,为了拉拢王子履 ,就委他为清乡司令部参谋长。蔡、王两人志趣一致,相得益彰,还结为儿女亲家。尔后,蔡干卿与县内另一派武装势力张绍卿争夺地盘,在现丁市镇的桥岩发生激战,蔡当场被俘,两月后幸得溶溪饶裕德的庇护,才得以缴枪赔款,方保性命,但家业丧尽,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他一气之下,就跑到成都定居当寓公去了。此后,王子履出任酉阳县团务委员长,掌握了地方实权,但对身居异地的蔡干卿,既不表示一点欢迎,也无一点慰问,一直漠然置之。再加上他两共事时,王常以世家子弟自骄,鄙其行为,常盛气凌人,因而引起蔡的极端不满,骂王忘恩负义,从而就把亲家当成冤家。1935年,酉阳成立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公署,蔡干卿的连襟兄弟黄尔宜被派任为专署的政训室主任,蔡就要黄替自己作主,尽快想法把王子履搞垮,为日后回家乡东山再起作准备。时逢具有“御林军”、“蒋介石的耳目”、“见官大一级”、“遇事先斩后奏”等特权的别动队十五中队从川东奉节调到酉阳驻防,黄尔宜就利用蔡干卿在酉阳任独立团团长的三女婿戈念仁与十五中队副马昶,区队长郭大宗是黄埔军校同学的关系,同时联络蔡干卿的好友田伯谦、冉殿臣、陈铨等,历数王子履居心叵测图谋不轨的各种言行,经过反复琢磨,制定了除掉王的具体方案,从而达到抑王扶蔡的目的。1936年7月,当刺王未遂后,他们又收集了王子履十大罪状,分别报告重庆行营和别动队总队。同时,利用别动队十五中队换防的机会,将王子履和国民党县党部干事冉启熙(《红岩》中的甫志高原形)逮捕。1936年10月在押送重庆行营途中经武隆羊角碛时,别动队将王子履秘密处决沉尸乌江,冉启熙押往巴县地方法院审理。五天后,别动队十五中队给酉阳专署发电报说:“要犯王子履在羊角碛畏罪投江,特此通知。”当王子履的儿子王彦达、女婿陈子尚、李六一等得知亲人遇害后,立即派王彦达赶到上海找到王子履的堂兄王勃山,要求伸冤报仇。王勃山是追随孙中山革命的老同盟会员,也是蒋介石统治时期国民党元老的一员,他分头找到国民党元老戴传贤、谢持、杨沧白、黄复生等人,向他们申述王子履受害的冤情。戴、谢、杨、黄等把王子履的全部情况转达给蒋介石,蒋在这批元老不断的呼吁、要求和责难下,才迭电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嘱其认真负责地查明王案真相,从严究办。又经重庆行营分头派出人员,在成都、重庆、羊角碛、酉阳等地多番调查,弄清了王案发生的始末原由和整个案情的内幕及经过,把马昶、黄尔宜、田伯谦等逮捕,判处马昶,黄尔宜死刑,田伯谦无期徒刑(后越狱逃跑)。冉启熙随之出狱。蔡干卿由于是王案的后台,亦于是年腊月在成都被拘留,枪杀于重庆。戈念仁因在湘西剿共被打死,就免于起诉。这样,酉阳两大派系,蔡派和王派的争斗以两败俱伤暂告结束。
国民党酉秀黔彭四县清乡司令田品三
田品三(1889—1925),名维江,绰号田麻子,酉阳自治县酉酬镇人。因家境贫穷,当过雇工,少年投身行伍。1912年他在李伯诚部下当兵,在李伯诚响应辛亥革命攻打酉阳时,田品三作战勇敢,得到李的赏识而崭露头角,成为一支有100多人队伍的首领。1916年在护国讨袁斗争中,田率队参加了以李善波为司令的“复兴中华革命军”(简称复命军)。复命军势如破竹,先后夺取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县。同年9月川东边防军总司令石青阳留下田品三、王子履等,坚持川东南讨袁军事,自己率部到重庆与熊克武会合。之后,田在酉属各县积极扩充实力,发展到人枪千余。1921年田品三率领一个团随川军第二军汤子模师参加了川湘援鄂之战。同年9月汤部向恩施溃退,被鄂西咸丰、来凤一带由神兵起家的地方军阀杨兰香阻截而绕城撤退。田率部围城猛攻,一并将杨部消灭,并乘势收编了川鄂湘边境地方武装,扩充了势力。后被湘军吴兴汉招安,委任为第三旅旅长,驻酉阳龙潭。1922年秋石青阳委任田品三为酉、秀、黔、彭四县联合清乡司令,所领部队整编为3个团,共2000余人。
田品三虽识字不多,但懂得要办好事,除军事手段外,必须广罗人才。于是他四处招募延聘,使酉阳及各县知名人士如田绍安、陈蒿荪、彭彬如等纷纷为其效力。在各幕僚的策划下,田品三建立了一套有权威有效率的行政机构,在各县设置县议会,决定全县大事。县公署下设征收局、劝学所、实业所,承办税收、教育、建设等工作;开办了军官训练团,
提高部队战斗能力;向军政民公布了约法三章,做到奖惩严明,令行禁止,凡是大家决定公布于众的章法,厉行不贷。这些举措使各县治安状况有了很大好转,农民安居乐业,商旅络绎于途,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川东南数县呈现了少有的清静太平景象。1925年田品三在龙潭被黔军何壁辉设计杀害。“相向哭皆失声,环而哀者若堵”,是当地百姓得知田品三被害消息后的真实写照。
开明绅士陈菊僧
陈菊僧(1889—1961),又名陈先菊、陈巨琛。酉阳自治县钟多镇人。1916年赴北京,考入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读书。1919年,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返回酉阳经商,不久投入川军邓锡侯部任过传令兵、差遣、中尉副官、连长、营长等职。1934年脱离部队任大邑县财务局长。1939年又返回酉阳,先后任酉阳县政府财务委员会委员长、田赋征收处主任、财政科长、银行懂事长等职。1949年11月,酉阳解放前夕,发起组织治安委员会,被众人推选为治安委员会主任,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约法八章,陈主动打开自己的粮仓将所存粮食悉数献给解放军,支援人民解放军过境。1950年2月任“酉阳剿匪委员会”委员,次月增补为酉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52年任涪陵专署扫盲办公室主任,尔后,调任涪陵专署民政局副局长。1956年曾到北京出席中央召开的民政先进工作者会议。1958年返回酉阳,任酉阳县政协副主席。1961年病故。
战时川盐陆运总队长陈蒿荪
陈蒿荪(?—1950),酉阳县城龙洞沟人,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1923年任酉、秀、黔、彭四县联合清乡司令部军官教育团副团长,由于他在地方军人中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团长田品三便委托他主持教育团工作。他遵循田品三从实从严培训队伍的要求,坚持每日三操两讲、雷厉风行的原则,全团师生精神抖擞、面貌一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消极抗战的政策,以致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江淮失守,淮盐无法运销湖南、湖北,给两湖军民食盐供应造成极度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民政府财政部成立湘岸战时食盐运输处,改用川盐供应两湖地区。川盐由重庆船运涪陵,再沿乌江水运至酉阳龚滩,再陆运经龙潭到沅陵。川盐东运,重庆设办事处,酉阳龙潭设分处,任命陈蒿荪为战时食盐运输处东川陆运总队长,运伕多时达6000多人。随着战时川盐东运,酉阳龚滩、龙潭一时成为商贸繁荣之地。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川盐东运终告结束,东川陆运总队也随之撤销。1946年,陈蒿荪和王勃山一起,作为国民党国民大会代表,去南京出席会议。王勃山反对蒋介石独裁阴谋,在南京拂袖而走,拒绝参会。
1949年11月11日酉阳解放,次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县人民政府处陈蒿荪死刑。他的一生,是非功过,由历史评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