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0年3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管理工作优秀集体”。2013年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有沙龙、五桥百安坝两个校区,占地达到2000亩。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
历史沿革编辑:
重庆三峡学院由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万县教育学院及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合并成立。这三所学校的前身分别是1956年创建的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1958年创建的万县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80年创建的万县地区经委干训班。1993年1月10日,“三峡大学筹备组”挂牌仪式在万县师专举行。至1993年10月,原万县师范专科学校和万县教育学院完成了实质性的合并。1994年3月26日,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万县教育学院和万县地区工交职工中专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为四川三峡学院。2000年2月15日,经市政府研究并报国家教育部批准,四川三峡学院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3月26日,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重庆三峡学院。截止2014年3月,学院拥有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10个二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
科研机构
市级学科基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校级学科基地: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非线性科学与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美术研究与创作中心。
学术交流
戴明德先生受聘该校名誉教授学校注重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与国内多所大学及美国侨港大学、乔治亚佩雷米特大学、丹佛社区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南澳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在美国丹佛社区大学开办了孔子学院并建立了“中国文化体验中心”。同时还与全国100余所重点大学长期进行友好交流合作。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
重庆三峡学院 校训:厚德、博学、自强、创新
校训解释:“厚德”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指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其内涵为“协作、奉献、宽厚、诚信”。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是指广博地学习知识,其内涵为“尚学、博览、善思、明辨”。
“自强”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作不断努力,顽强拼搏解。传承和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也包括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强也包括身体之强、学业之强,更指能力之强、意志之强。其内涵为“励志、坚韧、笃行、有为”。
“创新”指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指创造、创意、创见。其内涵为“继承、扬弃、求是、超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