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云台

家乡区县: 北京昌平区

居庸关云台中国元代佛教建筑。位于北京昌平县城西北20公里处。居庸关自古为通往塞北的门户。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经宣德三年(1428)、景泰六年(1455)等多次修葺,是明代边墙上的一处重要关口。云台坐落在关城之内,是元代过街塔的基座。过街塔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至正五年(1345)落成。塔北有寺,名永明寺。现塔已不存,仅存基座。基座部分(即云台)用大理石砌筑而成,保存有精美的元代石雕。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庸关云台浮雕是元朝藏传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规模宏大,内容复杂,雕琢细致,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种天神,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龙、云等造型,以及用梵、汉、蒙、藏、维吾尔、西夏六种文字阴刻的《陀罗尼经咒》全文。其中的天神造型和装饰图案均参考了西藏桑鸢寺和萨迦寺,带有浓重的“梵式”风格。券洞两壁两端的四大天王是整个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宽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气势威猛。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品为剑、琵琶、伞和蛇,在佛经中分别寓意风、调、雨、顺。作为护法神,天王被塑造成威武而森严可怖的形象。他身躯魁梧,身穿战袍和盔甲,手中拿着一把利剑,面目凶恶,满脸横肉,眉头紧锁,不怒自威。天王坐在高台上,左右两边分别侍立着鬼卒和武士,脚下还有两个小鬼,突出了一种威严的气势和力量感。从细节上看,天王战袍上的飘带上下翻飞,动感十足,是这件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从整体来看,居庸关云台浮雕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堪称元代雕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黛念锦(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