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香纸沟

家乡区县: 贵阳市乌当区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新堡布依族乡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区40公里。风景名50.8平方公里,区内分布有山、水、石、林、洞、瀑布、峡谷、岩溶景光、文化古籍、民族风情君有独特之处及较高价值。此外,香纸沟还是远古蔡伦造纸术的遗地之一。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境内,距市区36公里,从贵阳乘车60分钟便到景区,交通便利。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

群山环绕的香纸沟是封闭的,也正是因为封闭,古老的造纸术历经千年不变,流传繁衍 ,古法 造纸 早 已成 为这 里 人生 活的 一 部分。为纪念祖先,人们给这里起名为—湘纸沟。后因这里生产的竹纸有着奇特的香味,故而改名为—香纸沟。

大约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填南,有中国造先师蔡伦的后裔彭氏三兄弟从湖南新化来到此地,见这里漫山遍野,茂林修竹,景色又秀丽宜人,觉得是造纸难得的风水宝地,遂定居于此。从此,中国造纸文明便在这些谷沟溪流中生根发芽,为纪念祖先,人们给这里起名叫湘纸沟。湘纸沟人巧妙地利用溪流、竹林、石料等大自然恩赐的资源造纸。后来,人们因为这里生产的纸有着奇特的香味,就把原来的名字“湘纸沟”改成了“香纸沟”。香纸沟有一个金龙洞的传说,人人皆知,据老人们讲,很多年前,当地一位姓金的大户,在白水河的下游人工开凿了一个引水洞,这条洞足足打穿了一座山,将白水河的河水引出洞外,惊动了龙脉,从此以后姓金的大户便衰败了,除留下几座孤坟外,金家后人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香纸沟现在只有胡家和彭家两大家族了。

记载,蔡伦造纸有72道工序,原料主要采用麻和树皮,香纸沟的造纸至今仍采用这72道工序,只不过是采用青竹为原料,因为当地有取之不尽的青竹。青竹砍回来,就进入了古老的造纸程序:捶打、浸泡、蒸煮、发酵、漂洗、碾压……整个造纸过程历时3个月。

duang(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