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鉴于其政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
关于董允坝屋基主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董允出生之屋基;二说是埋葬董允墓以后修建的,供守墓人住宿之院。守墓人有可能是董允之子,或董允的长工等。
董允坝屋基四合院宽敞明亮,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文革破四旧时候毁坏了些,残留木雕也能看出颇具艺术性。经近1千八百年历史长河变迁,如今的董允坝屋基应是明清建筑,屋基外寨门已经毁坏无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