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江西之石江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丰城市

     石江乡是江西省丰城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南部边陲。东径115度45分,北纬27度49分。东与铁路镇与邻,西和希望乡接壤,南连新(干)乐(安),北界荷湖(乡)。乡政府驻地石江集镇,北距丰城市区60公里。全境南北最长处18.7公里,东西最宽处为9.35公里,总面积为91.058平方公里,合136587亩,其中耕地14610亩,占总面积的10.7%山地102327亩,占总面积的74.9%;水域8330亩,占总面积的6.1%;村庄和道路11320亩,占总面积的8.3。石江乡山水田园村庄道路的分布比例,约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赣语为当地方言。

    石江乡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积极为农民工寻找“婆家”,使一大批剩余劳动力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也促进了石江乡劳务经济的发展。石江乡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发放传单、张贴标语横幅、印发小册子、组织收看劳动技能电视等办法,宣传劳动政策法规、劳务常识。与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劳务市场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劳务信息,及时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输出前集中举办培训班、定期咨询等形式,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镇生活常识等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组织培训4次,参加培训278人次。依托在外地的建筑、建材、运输、服务等行业创办的劳务企业,加大石江乡劳务人员输转。与发达地区公司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聘请工商企业界、行政行业部门知名人士为劳务信息员,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带动富余劳动力转移。
     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0%,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完成210万元;招商引资完成2000万元,在上年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一个上千万元入园企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重点实施的“1236”工程,即重点扶持一个企业(江西金丰啤酒有限公司),扎实搞好二个建设(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三个基地(食用菌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苗木基地),努力办好六件实事(中心小学教学楼兴建、中学综合楼兴建、三条通村公路建设、敬老院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中小学“三集中”布局调整)。任务非常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困境中激发自强不息的勇气,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正处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形势非常有利,首先,丰城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底气充足,能源、冶金、建材、机电、塑业五大支柱产业正在不断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亲商帮商行为蔚然成风,服务发展的意识更加浓厚,这些为我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次,我乡的地理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杉竹满山、茶林遍野,草场广阔,风景优美,这些是我乡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独具优势;再次,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条件,通讯状况,社会环境大大改善,这些为我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四是干群士气旺盛,我乡干部群众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各村、各单位的领导班子都非常团结,战斗力很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观念更新,思路更阔,精神更饱满,信心更坚定,一个“人心思富,人心思进,人心思变”的发展氛围日渐浓厚,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跳出石江发展石江

     经济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商引资水平,当前的形势是一个地方不抓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财政增收就没有出路、群众富裕就没有出路。石江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要实现经济提速,谋求新的跨越,仍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江西金丰啤酒有限公司落户石江后,石江进入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为此,我们一是要扶持、服务好金丰啤酒有限公司,安排专人负责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确保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石江赢来更多收益;二是坚持跳出石江发展石江的思路,坚定招商引资的信念,树立招大商、引大项目,求大发展的气魄,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招商方式,做到以商招商、以诚招商,采取成立招商引资小分队,设立驻丰办事处等方式,加强石江与外界的联系与互动,以便吸收更多有利于石江经济发展的信息,更好地做到热心接待客商,耐心陪同客商、细心服务客商,力争引进资金6000万元,引进一个1000万元的企业入园,为石江赢来更多的发展后劲。

     加快石江经济发展的步伐,即要努力拓宽向外发展的空间,又要不断挖掘内部潜力,2006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更加倾心于农村、倾力于农业、倾情于农民,努力构建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激励机制。一是做好林业文章,在巩固林业产权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林权管理,规范林地流转,管严公益林,放开非林地造林,力争新造和改造油茶林、毛竹林各1000亩,同时抓好现有黄金水库药材山、上舍药材山的改造开发,丰富农民的绿色银行;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发展养殖上注重以点带面,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积极引导和培养一批养殖大户,使行义学村的养猪业,下山、湖头村养牛业,石江、钳石村养鸭业的产业链条向全乡延伸;三是着力抓好食用菌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苗木基地建设。在食用菌基地建设上,继续以乡党员干部食用菌培植示范基地为龙头,引进更为科学的培植方法,开发更多菌种的培植,并积极加以推广,力争培养20户4000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户,在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上,充分利用我乡特有的高山气候,地理环境,以东坊村为重点,培养、发展一批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户,形成多个百亩高山蔬菜基地,在发展苗木基地上,继续实施“造杨”工程,以钳石村为重点,确保形成2个50亩连片杨树基地,全乡新栽杨树15万棵,切实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寂寞先生(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