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美食之拨面

家乡区县: 内蒙古敖汉旗

      近两年来,敖汉拨面作为一种食品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已经从敖汉走向赤峰、呼市、大连、沈阳和北京,并且还有继续向外扩张的趋势,这不能不说已经形成了一种经济现象。
      有人统计,在赤峰饭店中名称中带有“敖汉拨面”字样的饭店就有十多家,其中有些还是以敖汉拨面为主打的连锁餐饮企业,而主食中有拨面的饭店就更多了,不下几十家,以快餐为主。足可以反映出拨面的受欢迎程度,敖汉拨面总店的经理对说,她的店主食只有敖汉拨面一种,每天早中晚三个用餐时段都是座无虚席,一天下来,拨面总能卖出300碗左右。在赤峰与兰州抻面比肩而立,俨然成为后起之秀。
      有食客总结,敖汉拨面的优点有四:首先有“快”的优点,消费者进店之后,从交款到吃完也就十来分钟,在这点上它与抻面有相似之处;其次是当场拨面当场吃,有“净”的优点;第三,拨面把荞面和成稍硬的面,放在长条形面案上,用特制的两端有把儿的刀进行挤切,直接下锅煮熟,有些拨面店拨面师傅现场操作,顾客可以看到整个操作过程,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美食文化的古朴、深邃和悠久,这是“古”的优点。第四,拨面原料简单,面条是用荞面拨出来的,卤汁儿也只有酸菜、芹菜、韭菜、茄子等几种,对本地人来说它就是一种家乡饭,拨面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田园气息和家乡般亲切自然的感受,具有“家”的特点。,那么什么是正宗的敖汉拨面呢,2008年,经敖汉旗人民政府批准,敖汉拨面列为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我一直苦苦地寻找着这个答案。进过大的酒店,去过专门的拨面馆,也坐在农家的火炕上,千人有千人的答案,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离不开敖汉两个字,正宗的敖汉拨面讲究用敖汉双井产的荞面,
      具体做法是:把荞麦面用凉水活好,揉成面团,面要活得硬一些,必要的时候掺些白面,因为荞麦面缺乏面筋,没有韧劲。然后在面板上把面团擀薄,擀成大约一公分厚,二十公分宽的长条。烧开一锅水后,把面板放到大锅边上,面板为55* 30CM平长宽,案板的一侧放在灶台上,略低于锅沿,用腹部顶住面的一端,一头顶在锅沿,一头顶在腹部,将和好的面团置上擀成1CM左右厚的面片。用拨面刀在面板上挤出一根根面条,边挤边拨入滚开的水中煮熟。拨面刀是两头带把,三十多公分长的刀。拨面时只发出匀而微的咚咚声,其音越小、越匀,播出的面越好。拨面时两只手用力,要均匀双手紧握频繁抖动挤切,一刀切下去要有一个向外挑的动作,这样才能保证荞面不粘在刀上。
     面条开始下锅后。煮熟后浮起后捞到碗里,浇上卤子后即可食用。卤子大概有这样几种,红咸菜卤子,即用自家酱缸里腌的芥菜疙瘩配上肉丁,还有羊肉、酸菜 猪肉、豆腐、鸡蛋 韭菜、茄子 羊肉、芹菜 羊肉都是做卤的好材料。在吃的时候,适当的加一点新加工是韭菜花就更好吃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两点:一是和面绝对不能含糊,拨面用的面和好后不能长时间停放,否则拨出的面发脆,煮出的面就会碎;第二拨面讲究“宽汤”,也就是煮面的锅要大、水要多,小锅煮出来的总不是味;另外,因为煮面的汤会逐渐发粘,所以煮面时还得不停地“换汤”,也就是倒掉发粘的面汤换上清水才能继续煮,每天卖出300碗拨面的拨面馆,每天总得“换汤”6—8次。当然,最好用双井的水,那里的水属于弱碱水,煮出来的味道比较好吃。整体上感觉,敖汉拨面口感润滑而富有筋性,滑润而又耐嚼,味道甚美。据老人说,当年敖汉的拨面出口日本,只供天皇家族食用

马春雪(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