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简介
上饶县中学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于1902年创建于上饶市原信江书院旧址,信江书院是赣东北的最早学府。1983年学校随县政府搬迁至旭日镇馒山巷。校园占地面积260亩,校内建筑面积30848M2师资力量
目前有37个教学班(初中6班,高中31班)学生2006人。专任教师共133人。其中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60%,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7%。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28人(占教师比例20.3%),有中学一级教师59人(占教师比例38.3%)。2 师资荣誉
上饶县中学是江西省省赣东北地区设立最早的一所学堂。悠悠历百年,蔚为育人篇。建校百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饶县中学以其严谨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质量,成为莘莘学子的求知胜地,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江西省基础教育战线上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广大师生倡导“勤奋、求实、活泼、创新”的八字校风,严谨治学,成绩斐然,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14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4名,8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该校2002年高考成绩显著;文理科重点线以上129人,本科线以上508人,高分段人数66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52人,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9人,均位于全市前茅。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学校连年被授予地区级文明单位和优秀学校称号。在1997-200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工作中成绩显著,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并受到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彰。2001年被授予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2002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学校优育事业连续五次受到国家教委、体委奖励,校田径队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性运动会,成为全省中学体育工作的一面旗帜。学校还有一个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管弦乐团和民乐团,多次参加县市文艺演出,广受赞誉。
3 学校校风
素以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著称的百年名校―――上饶县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遵循“严、诚、博、恒”的校训,弘扬“关爱、协作、敬业、奉献”的精神,乘势而上,与时俱进,走创新之路,铸名校风范,寻求发展新起点,狠抓“科研兴校”,特色办学,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待遇”的办学目标,为把学校办成全国一流的重点中学而奋斗!历史沿革上饶县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信江书院旧址,始称广信中学堂,迄今已一百周年。
4 历史沿革
百年来,上饶县中学历经沧桑,屡经变迁。1912年广信中学堂更名为信江中学校,1914年秋省府欲合信中、鹅湖师范为第四师范,信中因不从而停办,1916年春复校称广信七县联立信江中学,1919年改称省立代用信江中学,1922年秋改称江西省立第十中学,1927年春省立第四师范并入改称江西省上饶中学校,同年冬改称江西省立第六中学,私立辛酉初中并入,1935年复称江西省上饶中学,1938年为避日寇轰炸,迁址上饶县八部,同年冬迁回信江书院,1939年4月迁址上饶县应家口,1946年迁回信江书院,同年秋玉山临时中学并入,并在原址考棚设分校,1948年春分校结束,1949年秋上饶县立初级中学和私立祝同学并入全称江西省上饶联合中学,次年改称省立上饶中学,1954年秋在上饶灵溪祝同中学旧址设分校,1955年2月改称江西省上饶中学,同年八月遵照行署(55)教行字第47号通知将上饶中学一分为二,在茶山寺设一中,原信江书院旧址为上饶县中学,1962年市县合并后,上饶县中改为上饶市第二中学,1964年市县分开后复称上饶县中学,1972年被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83年上饶县中学随县西迁至新县旭日镇,如今一座占地16.93公顷,教学设施一流,崭新而美丽的校园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百年来,万千学子,出其怀抱,奔赴祖国各地,走向世界各方。为中华,奉献青春,贡献才华;为母校,争光添彩,共创辉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