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培伦,四川内江人,清代革命人士。他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因为父亲正直的品行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所以这决定了他后来的命运。小时候的他就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所以后来在长大后不顾一切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2年他和资阳当地的百姓一起参加了革命。1905年去日本东京留学。1907年在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毕业,后进入大阪化学研究所,专攻化学。他"深念非科学不能救国",每天刻苦学习。后来他成功制造出一种安全无毒火柴,为以后研制新型炸药和炸弹积累了经验。1908年投身云南参加河口起义。后来加入同盟会,在研究炸弹这方面做出巨大贡献。1911年4月广州起义,在革命过程中他身受重伤被逮捕,但是他没有向敌人妥协,而且慷慨激昂地念着革命宗旨:"我头可杀,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尤其杀不了!"临刑前,他不断高呼:"头可断,学说不可绝!""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他牺牲后与其他的牺牲的同志一起葬于广州黄花岗。1922年,孙中山先生追封他为"大将军"。章太炎为之立传,杨庶堪撰写《喻大将军墓表》,喻培棣撰写《追赠大将军喻公培伦年谱》,他的家乡内江为之修建了喻培伦大将军祠。
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任人鱼肉,因此出现了许多英勇起义的英雄,喻培伦就是其中之一。喻培伦用他的生命在革命,将他的毕生所学的科学技术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喻培伦及其他烈士们的牺牲沉重地打击和动摇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他的革命精神,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为辛亥革命吹响了威武雄壮的前奏曲。吴玉章曾赞扬他"不愧是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名族英雄"。在后人的眼中他一直受到尊敬,人们为了纪念他还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创建纪念馆,写文章、诗篇来纪念他。人们会将他一直铭记在心,他永远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