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历史名人—杨镐

家乡区县: 睢阳区

杨镐(?-1629年),明末将领,字京甫,号风筠,商丘(今河南商丘谷熟镇)人,万历年间进士。

早年任知县。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日本侵略朝鲜,杨镐在次年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奉命经略援朝军务。二十六年正月,明军在蔚山大败,杨镐隐瞒败讯不报,又谎报军功,被罢职,以万世德代之。

三十八年,复起巡抚辽东。四十六年,后金兵破抚顺,杨镐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力主讨伐。次年(1619年)二月,杨镐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刘綎,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四路军企图“分进合击”,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铤战死,仅李如柏全师而退。萨尔浒大败,损军四万余人,开原、铁岭相继失守,明廷御史杨鹤交章劾奏杨镐,因此下狱,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被处决。

杨镐在万历八年(1580年)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迁任了副使。这期间,他开垦荒田一百三十多顷,每年储藏粮食一万八千多石,又被提拔为参政。

杨镐从朝鲜还朝之日,朝鲜自国王宣祖至平民百姓皆恋恋不舍,宣祖率百官泣送于弘济院,汉城士民男女重髫戴白,皆出送郊外,诸臣以诗为别。 朝鲜深觉惋惜,并为杨镐受诬而不平。不久宣祖即派右议政李元翼、参判许成上奏辩诬,并疏救杨镐。万历二十七年(1599)七月,朝鲜建宣武祠于汉城南,特崇享兵部尚书邢筁、经略杨镐,宣祖亲书“再造藩邦”匾额揭于宣武祠。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谢恩使柳寅吉、崔濂朝京,专求杨镐画像。时杨镐家居河南商丘,朝鲜使臣千方百计寻得一商丘举人前往其家乡,方摹得杨镐画像。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将其画像奉安于宣武祠。朝鲜为崇祀杨镐,千方百计,煞费苦心。由此可见杨镐在当时朝鲜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冰羽雪翼(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