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糕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晋北部分县乡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饭桌上摆上一盘足以让全家吃的饱嗝连天的主食——莜面拿糕。配上老咸菜、现炸的朝天椒、半碗漂着葱花和着麻油的醋盐汤,把松软、醇香的拿糕放进碗里蘸一下,光是看一眼,都让人流口水!
莜面拿糕是一种汉族特色糕点,从菜园子里拨几根水萝卜,揪几根香菜,细细一切,浇上醋和酱油,放上水和盐,点上几滴炸了花椒的麻油,做好菜汤,这红红绿绿的菜汤蘸上 “三掺水拿糕”,就是不吃光看也是极为享受的,吃就更不用说了。
“搅莜面拿糕”的做法折叠编辑本段
先烧开多半锅水,从开水锅里舀出一大瓢沸水,放在锅台上备用。然后再用凉水点散锅里翻滚的水花,右手拿着专用搅面棒,左手从早已准备在锅台上的莜面盆里抓莜面;左手往锅里顺时针洒面,右手用面棒在锅里顺时针搅面,两手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仿佛似美妙动人的舞蹈。不一会儿,“舞蹈”结束了,铁锅里便出现了一块较硬的面团,“拿糕”已初具规模,此时仅完成了制作的三分之一。这时,用铁铲在面团上划开几道口,把放在锅台上瓢里的开水三分之一浇在面团上,盖上锅盖,用温火煮2-3分钟。然后揭开锅盖,用面棒继续在锅里搅,直到把浇在面团上的水全部掺到面团里才住手。接着再用铁铲划面,浇开水,煮面团……,如此划面—掺水—煮面—搅面,重复三次,便大工告成。此时,铁锅里便出现了一块软溜筋道、滑顺可口的“三掺水拿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