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藏雕刻

家乡区县: 保定市雄县

园藏石刻

简介

      如今,莲池收藏着相当可观的经幢碑碣和石造像。它们大多被安置于东碑廊、壁刻长廊和水东楼南侧的木栏中,亦有一些散置于园中假山之上和庭院内、楼堂前,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碑廊

      一进园门,便可见到春午坡东厢八间碑廊内排立着的十九通竖碑。其中有清代乾隆、嘉庆皇帝“巡幸”莲池时赐给直隶督抚疆臣的御制诗碑;有自明代万历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587一-1933年)历代修葺莲池或创办书院、设置行宫的碑记。
      碑廊中还有莲池管理处搜集来的清代康熙和道光年间立的《重建张光禄井亭碑铭》、《张罗彦赞碑》和《那彦成紫光阁画像赞碑》等,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如为张罗彦立的两碑碑文中反映出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巨大声势,可与正史相互参证。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分东、西两路进击北京,西路势如破竹,于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同日,制将军刘芳亮的东路军包围了保定。以明光禄寺卿张罗彦为首的明朝官吏,在北京已被攻克的情况下,仍拒守孤城坚持抵抗。碑中所谓“煤山消息(指崇祯帝的自尽)正疑猜,两地孤城势已摧”,正是描写当时的这种情况。起义军经过六天的激战并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里应外合,才在三月二十四日攻破了保定城池。城破后,张罗彦全家自杀,自己也吊死在张府花园(今保定市双井胡同)的井亭内。
      康熙二十八(1689年),直隶总督于成龙在张府花园旧址重建张罗彦殉难井亭,并亲自写了碑文。到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政府再次在于(成龙)碑之旁立了《赞张罗彦诗碑》。

史地仔之赵艺(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