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探讨

家乡区县: 山西省襄汾县

说起中国现代物流,不得不谈及中国物流老师,日本!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虽然日本对于中国造成巨大创伤,但是在中国重建的过程中,日本给予的帮助我们也不应忘掉,比如中国现代物流!​ 中国现代物流在日本的启蒙下,莽莽撞撞的发展着,时至今日,中国的现代物流仍旧相比发达国家仍是落后状态,总是与发达国家比发展虽然有时候要求过分,但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面一直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总是想要更好的,更佳的,才对得住我们!这样我们才会心无旁骛的蒙头发展!​

根据对物流定义的不同划分,中国现代物流中,中国农村物流一直始终迟滞于城市物流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近几年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农村物流“曝光率”提高,很受关注,而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农村物流,巨大的市场引得各种资本进入该市场,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农村物流的发展必将进入大提速状态,真正的提速!

一、农村物流定义: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 ,是指为农村居民生产 、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 、搬运、装卸 、包装 、加工、仓储及相关一切活动的总称 。 农村物流中的流通物资主要包括 :农副产 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必需品。

二、山西农村物流特点:山西省区域内部多山川,地域狭长,物流总体效益较低,山西省物流成本约占省GDP23%.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山西农村物流的分散性

山西省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与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集中性相比,山西农村生产和生活是相对分散的,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农村物流服务的主要对象,每一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同时农村居民的居住相对比较分散,且乡村道路路况复杂,这给农村物流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农村物流具有参与个体或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等特点。因此,在推进山西农村物流的过程中,应首先加强运输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改善乡村道路状况,是达到货畅其流的必要平台;同时应加强对农村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提高物流信息的畅通和高效性。

2、山西农村物流的多样性和差异化

山西省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村物流方式的多样性。山西省境内山岭纵横,丘陵起伏,地貌类型多样,山地和丘陵而积大,平川谷盆地土地而积少,用以农耕的土地有限,平川耕地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广阔山地和丘陵不仪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各种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但因其服务广,涉及技术难易反差很大。农业种植业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复杂多样,养殖业饲养方式和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可以全而机械化、现代化,有的则以自然人力畜力为主。其不同的生产方式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不同,同时即使相同的服务内容也会导致不同的成本平。山西农村物流的地域差异性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造成了以卜农产品生产晶种以及生产方式方法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差异和地区经济文化不同,导致农村物流系统内部以及农村物流系统和其他物流系统的对接十分复杂。

3、农产品物流是山西农村物流的基础

山西农村物流的探究对象除了农村居民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外,主要就是山西省的优势农产品。山西省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大恩、高梁、红薯、莜麦、荞麦等十几种,经济作物中有蔬菜、水果、巾药材、红枣、核桃等几类优势农产品。农产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易腐易损性;二是单位产品价值低、体积大;三是最初产品形状、规格、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农村物流对加工、储存、保管、运输等都有特殊要求,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的形态、腐变性、串味型、抗震耐压性、通风透气性和吸潮吸湿性等特点,以保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污染。需要开发适用于农村的物流机械设备,如冷库、冷藏车等,同时要加大专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提高保鲜、包装、存储等技术来延长农产品的储蓄时间和扩大销售半径。​​

三、山西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太原至长治高速公路在2005年11月8日竣工通车,山西胜利实现“三小时高速通达”目标,即从省会太原劁伞省其他10个地级市全部实现高速贯通,三小时直达,还打通了通达周边的7条出口路。另外,县际公路改造、乡通汕路,村村通水泥路“四大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止2007年底,山西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96.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8万公里,全省100%的乡镇、80.5%的建制村通了油路、水泥路,97.6%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同时,山西以货运枢纽建设为支撑,整合运输力量。全省已建成大型货运枢纽站31个,重新布局了60个大型货运枢纽站场、200个乡镇货运站点,吸引分散运输户加盟重组。目前,这些站点普遍与附近物流企业、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品集散点和社会消费者建立起联系,吸引营运货车19万辆、从业人员60万人o3.

2、农村物流信息建设

从2005年开始,山西启动了农村网络文化站、村通电话、农业信息网等六大信息化工程,将电话、电脑、电视三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定期发布供需信息。在山西省的盛唐物流配送中心,农业供需信息全部上网。山西省已经把农村物流的发展作为交通部门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在长治、晋中、大同三市和若干县开展了农村物流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县之一的平顺县,2006年组建成立了物流中心,在硬件基本配齐的基础上,中心还依靠科技,建立了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形成了统一高效的指挥中枢。在平顺县东寺头镇的“东寺头农村物流农副产品购销站”,该网站已经和山西长治、河北安国、河南林州等十几个地方的配货站建立了联系,全镇每个村都有农村物流联络员,这样农民可以及时掌握大量运输信息,再免费及时通知运输户,既加快了物资流动速度,又提高了运输车辆收益,也减少了农民运输费用。

3、完善物流配套项目也是山西着力推进的一项工程

2006年,商务部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装备建设农家店。供销部门也布局建设了农资、副食、日用消费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计划建设乡、镇、村级连锁服务站。目前,山西全省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84个,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146个。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进村入户,组织货源,传递信息,正成为三晋农村物流的重要一环。2005年,山西农村物流成本平均降低5%至6%,货运量却增加近两倍。

四、山西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山西省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尽管山西农民收入进入较快的增长期,但收入水平在全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2、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落后,运作成本高​

农产品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3、多数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农村物流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绝对数量大,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农产品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且其中绝大多数仍是从事传统的农产品市场贩销,农产品经营者在组织农产品运输时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加之近年来运输能力的相对过剩和宏观调控的不足,农产品物流渠道不规范、不合理运输的现象普遍存在。如铁路对流、公路对流及重复装卸、迂回、空返、产销区供求脱节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运力的浪费和运输成本的增大。这种面而在对从事现代物流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的难题,新兴的农产晶物流配送企业容易受到传统的大卖场和农贸市场的双篮挤压。此外,多数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由于起步迟,实力弱,在生产基地建设、销售网点建设、配送品牌建设、市场拓展、货源组织、资金筹集、内部管理、外部合作上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而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又是个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都很强的行业,不能把握市场机会迅速发展壮大。就很有町能被市场所淘汰。

4、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农村物流发展尚无明确的主管部门,除交通运管部门外,商务 、供销、邮政等部门也都在各 自的职责范围内制定 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此项工作,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 ,致使农村物流发展没有统一 、科学的规划和部署 ,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

5、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农村物流多以鲜活农产品为主,季节性时令性较强 ,对于相关基础设施要求较高 。但 目前 ,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 ,道路通行能力不高 、场站等配套设施不齐全 ;长期以来以煤炭等大宗货物为主的运输方式 ,使得货运车辆结构单一 ,具有冷藏、保鲜等功能的专业厢式运输车 辆 相 对 不 足 ,许 多 农 产 品 难 以 及 时 外运 ; 在多数农村物 流网点 ,缺少现代化的保 鲜和存储设施 ,导致农产品得不到有效保存 ,浪费严重 。据统计 ,每年 因运输、储存等原因造成的农产 品平 均损失率在 2 5 ~3 0 。物流信 息化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少,覆盖率和使用 率低 ,导致农 户无法第 一时 间获得供、求信息 ,赶不上市场变化,加剧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盲 目性。​

6、各项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各项 已有的农村物流政策落实不到位或应制定的优惠政策未出台,也成为制约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软肋 。如高速公路通行费 目前只针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实行免征 ,绝大多数农村物流车辆无法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加之不断攀升的成 品油价格和燃油补贴机制的缺失 ,都导致了农村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物流车辆多为中、小型厢式货车,而此类车型往往被限制进入城市主城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物流运输方式的发展。 资金缺乏也是导致农村物流发展 的主要原 因之一 。虽然各部门在发展农村物流过程中先期投入很多 ,但地方政府却无配套资金支持 ,导致农村物流在后期发展建设过成中,运行或维护资金不足 ,难以为继。

国际物流菜鸟许凯鹏(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