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二河三蒸“

家乡区县: 孝感市汉川市

      田二河不仅菜肴丰富吃法讲究,而当地的土话俚语也独具风格,不过现在的年轻一代大都不爱讲那些土话俚语了,逢年过节时分,街上到处是夹杂着半调子普通话的年轻人,给平日冷清的街道添加了许多诱人的色彩。而有文化有知识走南闯北的一代新青年们差不多都融入到了社会的进步潮流中,惟有老一辈的人们对那些土话俚语念念不忘,每天挂在嘴边的都是那些一听就能令人想起童年往事勾起美好记忆的乡里话!    

      “二河三蒸”源于“沔阳三蒸”。一则明清时,二河与沔阳同属沔阳州,其菜系为同根。二则“二河三蒸”。“二河三蒸”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莱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实乃上乘的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

   

     外地客来汉川,都爱吃“二河三蒸”。这也难怪, “二河三蒸”历史悠久,享有盛名。 “二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必与汉川是水乡泽国有关。旧时,汉川“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渔家农户吃不上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湖北的传统名菜。

    民间有一个传说:“二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之妻。当年,起义军行军打仗,多吃夹生饭,盐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细心的陈友谅夫人便采民间所长,以鱼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辅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义军吃上这样的饭菜后,身体康复,精神抖擞。“二河三蒸”则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菜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实乃上乘的美味佳肴。 “二河三蒸”及其汉川本帮菜以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让更多的游客吃在汉川,乐在汉川,喜爱汉川。

 

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gaozhengde

​个人博客:http://i.blog.sina.com.cn/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3979223950/profile?topnav=1&wvr=6

个人网络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8498.htm​

梧桐子~高正德(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