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
2014年,陕西省克服伏旱、秋淋等极端天气影响,粮食产量达到1197.8万吨,实现“十一连丰”,其中夏粮产量451.3万吨,秋粮产量746.5万吨。全年生猪存栏879.41万头、家禽存栏6623.51万只,同比分别下降2.1%和1.3%;牛存栏150.62万头、羊存栏700.17万只,分别增长5.2%和9.6%;猪牛羊禽肉类产量115.09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144.67万吨,增长2.5%。
2014年,陕西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把进城农村居民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籍,投资139.3亿元建设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3.4万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31.59万套,其中棚改8.44万套,全省25.3万户群众乔迁新居,100.22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6.75万农民工子女免费就学。我们借力西咸新区获批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示范和出台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升城镇化质量,西咸新区建设进入新阶段,28个县城过境公路改造和沿黄河公路建设全面实施,31个文化旅游名镇旅游收入达33.2亿元,榆林等地“多规合一”试点上升到国家层面,商洛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咸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我们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镇村改革、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陕南搬迁开工住房6万户、完工5.3万户,陕北开工4万户、完工3.2万户,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开工1.42万户、完工1.15万户,延安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36个,114万人脱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