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简称“通大”,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截至2014年6月,学校建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有25个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设有94个本科专业。
校徽校训
校徽
体现南通大学新校区建筑设计“水乡书院”的意象:好象绿色的玉壁,镶嵌在江海之滨。外形设计处理成击打传声的玉磬,“清亮之声,闻者倾倒”。有别于震旦的钟声,喻示南通大学通古纳今传承文明的历史责任。其形也如升腾的风筝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瓦当。自下而上,由短到长对称排列递次舒展的五根曲线,恰似五山叠翠,又如传统水纹,暗喻南通濒江临海的地理位置,也体现学校多学科的综合性。校徽简洁明快、言简意赅,一形多义,既富于传统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又具现代图式的特征和新颖别致的原创性,与兄弟院校校标并置别具一格,图案所传递的蓬勃向上的视觉张力,体现了南通大学这所新世纪新学校的新的精神风貌。
校训
分别取自于张謇先生为原南通学院医科、纺织科所提训词“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忠实不欺 力求精进”。“祈通中西”是南通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力求精进”是南通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始终保持的精神状态。“力求”是一种态度,是在目标下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精进”意指精心一志,努力上进,开拓进取,拼搏攀登,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精”有精确、精致、精美的含义,内生有科学、完美的意蕴。“进”是一种发展的状态。“精”、“进”两者合用表达了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南通大学是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要实现“立足南通、服务全省、面向全国、逐步走向世界”的目标,务必使我们每一个通大人始终保持追求卓越、尽善尽美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不断进取、敢于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祈通中西 力求精进”的内涵具有解释的广延性,校训的意义也是在凝聚人心、引导行为、形成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彰显和深化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