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鄂尔多斯旅游文化

家乡区县: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这是八大发展定位之一。近年来,鄂尔多斯在建设文化大市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文化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纵观鄂尔多斯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文化旅游开发企业量大幅增加,但相较全国其他文化旅游较发达地区相比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发展不是很充分,呈现出散、弱、小的特点以及文化旅游产业观念不足,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不活跃等问题。虽然,文化旅游产业方面鄂尔多斯以“五园”(五园: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产业园、东联动漫产业园、秦直道文化产业园、萨拉乌苏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从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但各园区占地面积大、目标定位高、投资规模大、规划内容单一,实际操作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还有就是文化旅游经营不善。一些缺乏远见的经营者在开发过程中只考虑一时的经济效应,使当地的原生态弱势文化逐

  渐向外部强势商业文化靠拢,致使民族文化的舞台化和庸俗化日益严重。组织者和表演者由于并不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导致民族文化被随意的加工、曲解和整改,使得民族文化遭受极大破坏。所以,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理念,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梳理、明确文化景点的地位和特点

  鄂尔多斯自古以来为北方多民族聚居地,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多种生产方式演进延续几千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有必要在文化旅游路线中明确各景点的魅力所在,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因为文化内涵明确的景点可以吸引更多的不同精神需求者。要明确构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即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突出“天骄圣地,蒙古风情”这一主题产品。库布其沙漠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有响沙湾、恩格贝示范区、库布其百里响沙带、七星湖、夜鸣沙等),突出沙漠风光、沙漠探险娱乐、沙漠度假主题产品。西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鄂儿多斯草原旅游区、伊和乌素温泉、包乐浩晓温泉、恐龙足迹化石、阿尔寨石窟等),主要以“古老物种,神秘传奇”为主题,发展科考、仿古、草原温泉度假产品。“河套人”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巴图湾水库、统万城、大汗行宫、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等),主题形象为“访河套人文化遗址,看塞上江南美景”,发展草原观光、科考、水域度假产品。东鄂尔多斯旅游区(主要景点有:黄河大峡谷、万家寨水电站、准格尔露天煤矿、油松王、准格尔召等),以“黄河壮丽峡谷,蒙汗民歌摇篮”为主题,发展黄河峡谷风情旅游产品。并将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重点推出祭祀文化、民族风情、沙漠游乐、生态科考、产业观光、水域度假六大类旅游产品。

  提高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文化旅游市场前景看好,但是需要整体规划、全盘策划、总体营销,结合文化、旅游、交通、商业等各个方面以及环节合作开发,否则很难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注重宏观调控和引导,防止盲目投资、一哄而上,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挖掘各旗区特色文化资源,搞好功能定位,明晰发展思路,发展壮大一批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鼓励各旗区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民族演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推进蒙元文化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增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群发展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要使文化旅游在市内各旗区形成整体产业,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多出精品,增加含金量,提高附加值。

  调动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

  早年,鄂尔多斯就提出“大旅游、大文化”的强市战略。也是最早提出让民营企业、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产业。此举让鄂尔多斯的旅游业一起步就发展得顺风顺水。2011年,鄂尔多斯实现旅游收入95.02亿元,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成陵、响沙湾、秦直道、恩格贝、七星湖、王爱召、冠丰胜州奇石古玩城、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旅游项目绝大多数有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据统计,近几年民间资本占到鄂尔多斯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市建成4A景区5 个,3A景区6个,旅游收入达到27亿元。

  文化经营理念更先进,正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接轨。其中东联控股集团,作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的领军企业,2001年涉足这一产业,仅用了10年时间,打造出3 个名扬中外的文化旅游品牌。5A级旅游景区——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主题的成吉思汗陵园,以全新的生态观念和文化内涵,创造了10个世界之最,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A级旅游景区——以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为主题的大秦直道,创建了史上第一个匈奴故地文化与秦汉边塞文化交融的旅游项目。

  新面世的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以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为主题,呈现了一幅游牧草原文化的动态博物馆。

  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旅游知名品牌建设既包括基础设施硬件的开发,又包括形象、知名度等软件的定位和提升;既包括旅游线路的组合开发,又包括旅游活动、节庆会展等载体的营销策划和强势媒体的宣传。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宣传营销、制度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认真分析研究。资源的整合、规划的制定、线路的设计、管理的加强、品味的提升、包装的美化、营销的策划等,都是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必须经历的过程。

  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要以传统旅游产品为基础,加深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力度,不断提升软实力。全力打造“成吉思汗魂归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整体旅游形象,将鄂尔多斯市建成自治区蒙古族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地区,成为享誉世界的游牧民族风情旅游区,成为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和自治区旅游强市。积极推动草原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鄂尔多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除了以能源的形式支持国家发展、地区繁荣之外,通过科学规划、有序整合,还可以形成比煤炭产业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如果在规划布局中能以开阔的视野、合理的借鉴、开放的观念来对待鄂尔多斯丰厚的文化遗产,那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高的新型旅游业——文化旅游一定会成为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任加翼(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