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西山公园
醴陵城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古时候为吴楚咽喉,现在是湘东门户。和长沙城一样,醴陵也是一座山、水、洲、城的城市。西山,渌江,还有江中的状元洲,呈半圆状地环绕着醴陵城。山秀而水曲,醴陵是一个充满着灵气的地方,其中,以西山为最。
西山又名仙山。古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西山在醴陵人的心目里,就是一座灵山。因此,千百年以来,醴陵老百姓总是把自己敬仰的先人,安葬在西山中。
首先来到西山的是红拂女。这位隋末的美女,慧眼识英雄,陪伴着年轻的李靖闯荡天下。后来,传说她在跟随李靖南征时,不幸染病而客死于醴陵。红拂女墓坐西朝东,墓冢拱起呈半球形,中间立着一块高约两米的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红拂之墓”,左右刻有对联“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虽然,红拂女不是土著的醴陵人,但是,千年以来,醴陵老百姓早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细心地照看着她的墓地,为她骄傲和自豪。
醴陵是全国闻名的花炮城,有着“中国花炮之都”的称号。李畋,唐武德年间人,被誉为中国花炮的祖师。李畋去世后,醴陵人在西山为他筑起了一座墓,并在旁边建起了“李畋殿”,都是面向着醴陵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号,李畋生日的时候,人们就会来这里烧香祭拜,纪念着这位老人,同时也向这位老人祈福,希望他庇护着醴陵的花炮行业永远繁荣昌盛。
宁太一,名调元,著名的同盟会革命党人,二次革命时在武汉就义,后归葬于西山。墓位于山腰,也是面向着醴陵城。墓前立着长方体石碑,底座为正方体石块,整座碑高三米左右,正面为程潜(民国时曾任湖南省主席,醴陵人)题写的“宁太一先生之墓”。原先,宁太一墓旁边还立着两块青石碑,一块是民国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褒扬令,另一块是民国时监察院长于右任撰书的纪念碑。现在,这两块碑寄存在山下的渌江书院中。
醴陵烈士陵园也建在西山上。穿过醴陵烈士陵园高大的门楼,登上百多级的石阶,便是左权烈士塑像。左权,原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牺牲在抗日最前线。塑像高约六米,矗立在三米高的红色基座上,基座正面是邓小平题写的“左权将军纪念碑”,背面为彭德怀撰书的《左权同志碑志》。塑像后石墙上是周恩来、朱德、贺龙、叶剑英等题写的碑文,两旁各镶嵌着十八块青石板,镌刻着两千多位为国捐躯的醴陵英烈的名字。
或许正是有了这些先人们的庇护,自建城以来,醴陵虽历经千年而不衰。如今,它已是全国闻名的瓷器之都、花炮之都。站在西山顶上的神怡楼,——这是观赏醴陵城的最佳位置。悠悠的渌江从城中蜿蜒而过,几架飞虹横跨在碧绿的江水之上,状元洲则像顺流而下的巨轮,正朝着西山驶来。这么一幅精致的山水胜景图,醴陵人真幸福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