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城墙

家乡区县: 江门市新会区

新会城墙,位于中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新会城墙毁损严重,仅存残段。2004年,新会古城遗址被列为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城墙始建于元代,当时为土墙。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始以砖石筑城墙,史称旧城。明成化十年(1474年),知县陶鲁筑"子城"。万历元年(1573年),修筑外城(又称新城)。新会城墙一直沿用至民国时间,期间略有修补。清代时期,新会城号称广东第三大城。

在《明史·陶鲁传》中有记载,陶鲁在担任新会县丞期间,新会城常常被广西瑶民滋扰。陶鲁遂率领城中精锐,修筑城墙抵御。“1474年是一个分界点,这之前的12年新会城常被滋扰,陶鲁在那年带领众人将新会城墙向南扩建”。在其领导下,新会城墙的范围由厂边冲扩展至象山、会城河沿线。据清乾隆《新会县志》记载,陶鲁筑城后“城周一千六百八十八丈”,等同于5626余米。

1920年代,新会城墙大部分拆除。1960年代,因防空洞建设,又有部分城墙遭毁损。现存古城墙仅有三处,分布在象山、西山和马山。

新会城墙共有城门7座,便门4座,大水关3座,小水关2座。

stlk(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