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我县年猪屠宰祭祀活动自清代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专业屠帮和民间农户每年均要在杀猪封刀之日前举行。每年农历腊月冬至节后,因气候寒冷,便于猪肉腌制储藏,因此,农户大多在冬至到“封刀之日”期间杀年猪。根据荣昌民间习俗称:“杀七不杀八”(腊月二十九为“封刀之日”)。由于荣昌农村部分养猪户兼具备屠工身份,他们都十分看重养猪业,因此,在年猪屠宰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祭祀礼仪:一、择期。农家过年要杀年猪的,须提前择期。对于农民来说,这事不能马虎,忌讳很多,农历初六、十六和二十六不能杀,因为猪是“六畜”之首。根据广东罗氏农村日历记载,屠宰时间一般选在宜屠宰祀之日进行。
二、请屠工和祭刀。主人去屠工家约定宰杀时间后,把屠工的杀猪刀带回,拿出自家将要盛猪血的盆子,把刀放在血盆上,置于香案前祭祀,直到宰杀时取刀使用时为止。
三、请客。
为和睦邻里,并表示主人家财源兴旺(肥猪称“大财”,猪血称“血财”),因此要请族中长辈、亲朋邻里前来帮忙并吃饭,主要菜肴是刚杀的年猪内脏和精肉,称为“吃刨汤”。
四、备祭品。
祭品主要有:鸡、鱼、酒、茶、米、香、烛、纸钱、鞭炮等。
五、迎宾。
杀猪当日,宾客来时吹奏乐班站立农村院坝吹打喜庆乐曲,迎接客人。部分富裕人家还要请吹打乐班,在杀猪之日吹奏,以示庆贺。
六、祭祀。
(一)上香。
1.
主人先向祖先神位上香、烛、酒、茶、鸡、鱼、刀头(条形猪肉),同时点燃纸烛吹奏鸣炮,供请祖上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2.
安神位。屠工将屠工行业神张飞神位安于祖宗神位右侧,并摆放酒、茶、鸡、鱼等祭品,主刀屠工作为主祭人,诵唱:地玄黄,日月辉光;某某岁末,屠豕关张。诵唱后点燃香、烛,吹打鸣炮,再诵唱:安好香火敬祖神,张公是我当家人;有灵有验万事顺,佑我财旺享太平。
(二)诵祭文。
1.诵祭文前,主祭人唱颂:某某岁末,屠业生光;祭我先祖,子孙辉煌;诵与祭文,功德昭彰。诵唱后燃烧纸钱,鸣炮吹打。
2.
念祭文。念祭文时,其它屠工站立于主祭人身后,臂缠红布条以示禳灾
祈福、岁岁平安之意。祭文诵唱完后,吹打起,主祭人焚祭文,燃纸
钱,主祭人喊:三叩首,屠工同时三叩首。
六、放生。
为表示屠工和主人家慈悲好生之德,将预先准备好的泥鳅或鱼端至院坝旁池塘内放生,同时诵唱:一池清水四四方,鲫鱼鲤鱼游中央;今日放生由你去,佑我子孙寿诞长。
七、肥猪出槽。
因杀年猪忌说“杀”字,因此称“出栏”或出出槽。将肥猪牵出猪圈时,主人家要念唱:日吉时良大吉昌,水晶玉石把圈镶;肥猪喂得像牛样,周身四体白又光。每天屎尿屙粪凼,不吵不闹听主张;今日请你出槽去,百事顺遂大吉昌。
八、宰杀。
宰杀时,屠工解去屠宰刀、挺杖等器物上事先系好的红绸。安放杀猪板凳于大门前,方向只能横着,表示不能杀进杀出,猪在凳子上的摆放也必须是头朝大门的左边。屠宰一般由屠工两人进行,将猪按于屠凳上时,屠工要念唱:神通浩浩,圣德昭昭,先师弟子,把香来烧;大财上凳,听我昭告,送你西去,来生人道。农村杀年猪特别在意,讲究“一刀清”,即一刀杀死,否则认为不吉利,而且还根据猪血流放的多少等状况来预示来年的财运好坏,讲究“顺畅”。猪死后在猪后脚开一小口,用挺杖插入小口内向猪全身捅插,然后屠工用嘴对准小口将猪吹涨,便于褪毛。褪毛时用温度适当的热淋于猪全身褪毛。褪毛时,猪头上要留手掌大的一块毛,尾尖也要留三寸左右的猪毛,意为“有头有尾”。然后还“裈猪愿”,把整只猪抬到香案前祭祀,以求神灵保佑。再开“边口”,即把猪对半剖开,取出内脏,冲洗干净。之后才开始分割猪肉,将全猪放在木凳或挂于木梯上先是猪头朝外,将猪头和猪尾割下供于张飞神位前,分割好的猪肉一部分用新年食用,其余腌入缸中,以备年后食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