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座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创建于1965年,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学科门类以临床医学、护理学为主体,药学、医学相关学科、管理学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涵盖医学、管理学和理学三大学科门类。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鄂、豫、陕、渝等省(市)结合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占地117.5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9.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6.83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55亿元(含附属医院)。《湖北医药学院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拥有鄂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84万册,配有光盘检索系统,校园网覆盖全校,是鄂西北唯一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08人,其中教授及相当职称者180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277人;具有博、硕士学位者714人,其中博士214人(含在读)。教师中有省“百人计划”2人、省“111”工程人才1人、楚天学者11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5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6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34名。另有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目前,学校共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7783人(不含药护学院6084人),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12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四大学科门类。其中麻醉学、护理学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和省级本科品牌专业,口腔医学、药学和临床医学为省级本科品牌建设专业。拥有人体解剖学、内科学、生理学、临床麻醉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口腔修复学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之精神,恪守“严谨治学、诚信为人”之传统和“厚德、勤学、求实、创新”之校训,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拓展为核心。在教学管理中,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行“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模式,实施较为灵活的弹性学制,鼓励学生选修跨专业课程。
四十余年来,湖北医药学院已向社会输送各级各类医学人才3万余人。校友们遍及全国,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以美国NIH评委、南卡莱罗纳大学医学院终身受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道洪为代表的300多人留学或工作在海外。有以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常委、天津市消化学会主任委员王邦茂为代表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辛勤工作在我国医疗卫生战线上。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高于全省同类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