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你能找到神仙的山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灌云县

 走进大伊山
   大伊山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属泰山支脉,诞生于太古代,距今已有20亿年的历史,因商朝宰相伊尹在此隐居而得名。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具有“幽、古、神、奇”四大特点。 一、石棺。在大伊山东麓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石棺墓葬群,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遗址。 二、石佛寺。大伊山曾有“云台和尚伊山庙,僧道寺观胜苏州”之誉,历来是寻仙求道的洞天福地,曾被誉为“淮北第一神山”、“苏北第一丛林”。古刹石佛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歇山重檐式建筑。 三、石刻。大伊山岩画从艺术手法和画面所蕴藏的内涵上讲,均为全国同类岩画中所少有。其中有元代梅鹿石岩画、海船石岩画、美女石岩画,以及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天书的星相石

  大伊山位于东经119度24分,北纬34度33分左右,地址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以石为景 折叠

以石为景是大伊山的一大特色,成为大伊山的主要看点。

石棺

在大伊山东麓,海拔约20米的青风岭上,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石棺墓葬群,现存遗址东西长70、南北宽45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距今6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石棺墓64座、 人骨架6具、出土文物150余种。1997年该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寺

大伊山曾有“云台和尚伊山庙,僧道寺观胜苏州”之誉,旧时山上遍布寺庙20余座,历来是寻仙求道的洞天福地,曾被誉为“淮北第一神山”、“苏北第一丛林”,是苏北乃至鲁南地区宗教最为发达的地区,有很多的宗教和文化活动的遗址。古刹石佛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兴建于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后数度兴毁。今天的石佛寺是参照镇江金山寺的式制规模于2002年开始兴建的,其大雄宝殿高27.6米,为歇山重檐式建筑。

石刻

大伊山岩画无论从其艺术手法,还是从画面所蕴藏的内涵上讲,均为全国同类岩画中所少有的。元代梅鹿石岩画,此画为元代作品,属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海船石岩画、美女石岩画,以及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天书的星相石。星相石,位于大伊山北麓,一处叫卧龙岗的地方,该处山体环抱,古木参天,青竹翠蔓、流水潺潺,有一块巨大的青石板、平卧在山阳、溪水之间,相传当年刘备路过此处,触鞍少驻,竟留恋忘返,坚持夜宿其上,故留下了“卧龙岗”的美称。

石像

在大伊山上怪石林立,如人、如狮、如熊、如犬、如鹰、如龟、如蛙、如鳄鱼等,星罗棋布,形成独特的景观。

石涧

老龙涧远近闻名、瓢儿井极富传奇色彩、茯苓泉水让人陶醉、还有人工开采后形成的侍沟湖清澈见底,大伊山的瀑布也是一景,由于大伊山峰多、涧多,雨后的大伊山,成为瀑布的世界。

石崖

有各种奇崖,不仅颜色奇而且形态奇,有红色、青石、黄色、蓝色等五彩缤纷的崖。

石洞

有各种洞穴二十余处,每个洞都有动人的故事,每个洞都是无价之宝。

石墙

在大伊山主峰,(据志书《朐阳纪略》载)筑有洪秀全以太平军为抗击清兵而修筑的军事设施,现存石块垒砌的石长城。

海船石岩画 折叠

在大伊山主峰“大山圩”与“大龟腰”结合处的一块西倾刀削一般的山岩上,刻有船3只,鱼一尾,最大船长51CM、高18CM、最小长12CM、高16CM,船都是阳线刻出,其形制大致相同,皆平底,头尾上翘,尾有舵,略作三角形。其中一船有蓬,蓬作莲花状,左刻“月”、右刻“夫曰”二字,另两船中部有桅杆,一船下还刻有字,径1.5CM的“王宾”二字,鱼长1.5CM,也是用阴线刻出,据考证,此岩画为宋代作品。

瓢儿井 折叠

在灌云县城北的奶顶山巅,花子坟东边,有一奇异的石泉。泉虽很小,仅容一瓢之水,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舀完一瓢,马上又渗一瓢。时取时盈,盈而不溢,故称此泉名叫瓢儿井。

由于瓢儿井的水质甘醇清洌,水的来源又如此神奇,因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游人来此参观访问。以至沿海众多船民,只要经过大伊山,大都不会忘记登山取水,带回舱内,细细品尝。他们说,喝过此水,顿觉神志清爽,精力充沛,桨橹勤桡,行船顺利。

曹登阳(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