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地处汉江下游,湖汊纵横,汉江、汉北河穿市而过。水域辽阔的汈汉湖蕴藏着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水禽、龟、鳖、虾、蟹、螺、蚌等,植物主要有莲藕、芡实、菱角、茭白、茭草、蒲草、芦苇、泥蒿及多种水草。是居住在湖区人民餐桌上的活鲜库和食品库。
丰富的野生水产源,孕育了汉川独有的饮食文化,在民间人们由于长期以这些丰富地野生动、植物作为食物来源,品尝了什么食物在什么时间食味最仙美可口的自然规律,并流传了月份食物歌,即:正月泥蒿炒腊肉;二月螺丝、湖蚌不用油;三月黄鳝蒿草煮汤;四月鲢鱼粉蒸、干烧才鱼;五月泥鳅、鳝鱼味最美;六月藕带,边鱼吃划水;七月菱角、茨实、荷花飘香;八月鳜鱼、白条上丝网;九月乌龟、甲鱼、螃蟹味鲜;十月莲子炖汤香甜;冬月湖汊拖虾踩坑;腊月捕鱼挖藕迎春。在旧社会,由于经济不发达,加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封闭观念的束缚,汉川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只是成为维持人民生活的物质来源,由此而孕育的汉川饮食文化也只流传在民间,流传在老百姓的餐桌上。解放初,人民的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资仍然缺乏,人们只求暖饱。改革开放后,生产率得到空前解放,人民的物资生活由暖饱型向小康迈进,对食物要求越来越多,不仅讲味道,还要讲营养,讲食疗,讲环保(绿色食品),这样流传在老百姓餐桌上的汉川饮食文化才得到了弘扬,进了大雅之堂。
"宫廷烤鸡"乃昔日皇宫御膳。据故宫博物院史学专家介绍,明末清初时期,皇帝要滋补类长寿食物,要求既健身,又不苦。国太师四处寻访多年,在江南一带打听到烤鸡正合御意,便禀报皇上,作为食品。皇帝让国太师试用一年,果然收效明显。于是把这种色、香、味、型极佳的烤鸡定为皇宫御膳,御膳官就以烤鸡作坊主的姓氏定了菜名,叫作"宫廷老唐烤鸡"。建国后,老唐烤鸡曾一度销声匿迹。八十年代,唐氏第九代烤鸡传人向国家科委献出了烤鸡技术,原汉川粮食局局长郑文宣购买了烤鸡秘方和加工技术,并请唐氏传人唐国兴现场传授,使宫廷烤鸡在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汉川应市
宫廷烤鸡是一道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独特菜肴,与一般烧鸡、卤鸡、扒鸡、炖鸡迥然不同。其制作十分考究,要经过选鸡、宰杀、退毛、开膛、清洗、造型、煎煮、烤制八道工序,采用陈年醪汤配以砂仁、白芷、桂元肉等三十多味中药烹煮,再用香油、蜂蜜、白糖精制而成。制成的烤鸡呈桔黄色,色泽晶莹,外焦内嫩,内外酥松,纤维易碎,容易消化,它具有开脾健胃、舒筋活络、生津养血、补气壮阳的功效。从皮到肉到骨鲜味一致,酥松可口,不夹牙,不粘牙,不腻口,味道鲜美,口感细嫩,余香绵长,实为医食双全、老少咸宜的美食佳肴
汉川宫廷烤鸡大酒店自1985年4月开业以来,一直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湖北省粮食局曾在武昌主持召开了烤鸡品尝会,武汉地区各大酒店、宾馆的经理、红案名家品尝后的评价是:名不虚传,味在其中。此后,许多外地大酒店、宾馆亦常到汉川烤鸡店订购烤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