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风光

家乡区县: 永年县

河北省永年县杜刘固村新民居  “文化强市,是河北省邯郸市委、市政府近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前不久,本刊记者赴燕赵古城邯郸采访,邯郸市委副书记回建这样概括邯郸市的发展战略特色。

 回建书记特别推荐记者一行到邯郸环形文化圈(邯郸—邺城—大名府—广平府—邯郸)中的颇具代表性的永年县暨广平府古城考察风采。其彰显出的厚重的文化底蕴,特色产业经济的崛起,令人如沐熏风,耳目一新。

永年县境内的广平府古城,(亦称永年古城,现为广府镇)府治始于明代,止于民初。春秋时,这里建晋国曲梁城,隋时改广年为永年,称县。隋末唐初,窦建德、刘黑闼曾先后在此建都称洺州。明代广平府城为广平署衙所在,为京师八府之一。清代为直隶省广平府,拱京师南大门。  据回建副书记介绍,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就邯郸诸多历史文化体系的研究和论证,概括总结为:磁山文化、赵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女娲文化、梦文化、广府太极文化、边区革命文化及成语典故文化。其中广平府文化堪称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城池、洼淀、太极,以及古河、古桥、社鼓、民居、土特产,永年古城给记者此行留下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深刻印象。  从邯郸市区北行15华里,遥见这座明代茸建的古城巍峨矗立。古城高12米,宽8米,周长4.5公里均有护城河环绕,为河北省仅存的两处古城池之一,另一处为宣化古城。自后周时起,这已是城柳河荷相映;元明时滏阳河水注城壕灌田,这里已是“稻田千顷”的水乡。清时经增修疏浚,广府古城周边更有“北国小江南”之誉。乾隆十七年(1752),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过此地,曾借景抒情起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外,清乡鸥鱼得暂同。”至今其诗勒石犹存。

梁茜茜(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