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乌江

家乡区县: 江西省吉水县

      乌江镇位于江西省吉水县中东部,东与永丰县毗邻,南与丁江镇、文峰镇葛山接壤,西与文峰镇、醪桥镇相连,北与双村镇相接。省道吉抚、吉桂公路从西至东贯穿全境14公里。乌江河经永丰从东至西流经全境14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乌江镇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东亚季风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零下5℃,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东南风。年平均降雨量1680毫米,警戒线水位54米(吴淞高程),地势属半丘陵地带。
全镇国土面积16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40090亩,占总面积的17.5%,山地面积151795.5亩占65.8%,森林覆盖面137155.5亩占62.9%。

      乌江镇为吉水县所辖,解放前及解放初属乌江乡,1958年设立乌江公社,1986年设乌江乡,1999年撤乡设镇设立乌江镇。

      至2004年底,乌江镇辖冻江、前江、段上、余江、凫冲、沙井、新田、栋头、来村、大苍、枫坪、大勇、乌江社区12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共134个自然村,127个村小组,全镇总人口约203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907人,人口密度120人每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乌江镇籍借区位交通优势,已发展成为粮食加工、农副产品储运集散地,市场经济繁荣,商贾如云,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商、本地在外打工人员纷纷来乌江镇投资建厂。如今已成为手套厂、针织厂的的聚集地,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2004年乌江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0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亿元左右。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2元。
      工业以粮食加工、建材机械为主,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3家。以针织行业为中心,全镇大大小小的针织厂有10余家。从事第三产业个体户180多户,从业人员达320人,经济形势良好。
      2007年实现财税总收入275.6万元,比上年增加45.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1%。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该镇始终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把强攻工业摆在首位。一是做强做大现有传统工业企业,形成以“劳保手套,粮食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格局。二是依托本地资源,着力引进铁矿生产企业。目前人文铁矿、乌鑫铁矿、银山铁矿已进入试产阶段,铁矿产业将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区力度。落户城西工业园区固投达700多万元的万佳环保装璜材料厂续建项目已基本竣工。新引进的固投6千万元的顺结制鞋企业,已在城西工业园区租用厂房,并已安装调配好设备,今年4月份已正式投入生产。
      2007年完成了乌江至冻江14.5公里通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较好地解决了5个村委6000多群众行路难、运输难的老大难问题。二是继续推进并完善了林权制度改革,给全镇林农发放了5800多本铁证,让林农吃下了定心丸,为拓宽我镇林业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修了5座小山塘,维修加固了3座山塘水库、12座水陂,新挖并完善了60口抗旱井,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000多亩,为农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配合县土管局抓好了新田、冻坑250亩富民造地工程。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在果树园新建了50个錂镁大棚,完善了200多亩农业综合开发渠系配套工程;完成了大路下100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基础工程;有效改善了蔬菜生产条件。
一是强化了社会综治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镇没有出现一起刑事案件和恶性集体上访事件。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破了性进展。较好的开展了计生“十到户”工作,四项手术落实率达90%以上。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三是突出抓好了安全防患工作。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常抓不懈、防微杜渐、警钟常鸣。制订了各项安全工作预案,加大了经费投入,强化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安全生产有序进行,全年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事故。四是文教卫生工作成绩喜人。中小学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省教育评估验收工作,并被评为全省两基教育先进乡镇。镇中心卫生院新建了一栋800平米左右医疗大楼,新建或维修了7所村级卫生所,有效改善了全镇医疗卫生基础条件。积极做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工作。全镇参保率达87%以上。完成了农村及居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人,全面完成了招工培训任务。五是其它工作:征兵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工青妇、老干、民政、殡改、土管等工作都按照上级要求齐头并进。

gogoing(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