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唐代官兵在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非常忙碌,烹食困难,几乎没有吃中饭的时间,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面饼,故名“锅盔”。
这种烙面饼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软适口,能久放,便携带。
盖家锅盔,由本县黄集乡盖庄盖老殿始创于清光绪末年,传其子盖长荣,先后两代。
其锅盔无磺、无碱、馍味香甜。做法是:用开水烫面提酵,接面二至三次,上杠搋软,再用手反复搓揉,达到光滑油亮,色如雪团。做成圆饼(或半圆),靠锅边粘贴,武火烧成一面喧白一面焦黄,不霉不坏,出锅后就是味道鲜美、外焦里软的独特锅盔。
盖家锅盔问世后一直受世人喜爱,30年代已居淮阳馍业之冠,名扬周围数县.
现营业点常设在城关南十字街路东,每天下午四点上市,供不应求。因淮阳盖家锅盔远近闻名,所以,历年太昊陵会期间,周围数百里的香客,游人多以能捎回盖家锅盔,全家共享为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