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黄金满锅起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赣榆县

农村人礼数大。每遇红白喜事,多有走动。客人到家,迎客的就是炒米水。炒米用上好的糯米浸泡后,在圆型箩筐里。晾至七八成干后用铁锅烘炒。讲究的,炒制时加少许猪油、桂花,炒制金黄色后用布袋装起备用。遇客人来访立刻烧水煮茶。茶是本地赣榆大茶,用海碗装一、二两炒米冲入滚烫的大茶水,生磕一个鸡蛋调成蛋花,或在煮大茶时即煮鸡蛋,剥皮后卧进炒米中冲泡。根据客人口味加红糖或白糖。炒米火大,用茶水平抑。客人远道而来,做饭准备要用时间,先喝一碗炒米茶解渴压饥。主人家就可以从容些。炒米也可以用干粮袋装了背在身上远行,渴了饿了只需向人家讨一碗开水,便可冲饱顶事。

炒米起至何年何月不可考,总归是当年的方便食品。苏东坡说“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同学大概就是捎带了炒米之类的方便食品。我们可以想象苏同学敲开野人家大门问道:老人家给口水解渴;但无法想象苏同学说:老人家给口饭吃吧。前者是持竹杖指点江山,风流倜傥之才子;后者是拿打狗棍沿路讨饭的叫化子。

文革期间,红糖白糖稀罕,要靠票证才能买到,大多人家吃炒米茶时只能用糖精替代。那种东西量很难控制。放少了没味,放多了呴死人。

炒米的喝法也有礼数,不作兴一口喝完。本来就是主人给您意思一下,留点时间整饭菜的,您一口气喝完,干等饭菜,让主人家起急。旧时候又没有冰箱、超市、煤气,点大起灶拉风箱,总要有过程。

陈某是老派之人,很怀念在家里待客的感觉,但现代人好无聊,打个电话约好几点几分开饭,一点悬念也无,一点神秘也无,容不得喝茶的功夫。陈某老有所为推出老柴灶牌炒米。漫思茶,配备战备荒手榴弹箱,分送各色人等。懂得浪漫的就试着喝,说不定有些诗情画意;不懂浪漫的您也别捏着鼻子喝,那可就糟践了老夫这一番心情。您就找个角落放下说不定真能备战备荒。

汪筱胤(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