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石桥千年造纸“活化石”

家乡区县: 贵州省丹寨县


石桥古法造纸遗址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距丹寨县城36公里,距南皋乡政府3公里,全村苗汉两族共有两百余户千余人口,辖有石桥、大簸箕、荒寨三个自然寨。石桥大岩脚古法造纸遗址于1985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6年石桥村村民杨大文曾代表中国到加拿大作抄纸现场表演。图为石桥古法造纸遗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古法作坊造纸,这一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造纸工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目前保存完好的造纸“活化石”。石桥村民保留着手工操作、用野生构皮为原料的原始家庭作坊生产方式,工艺世代相传。其白皮纸造纸工艺流程和碓、碓杆、水轮、曲柄轴等造纸器具的造形和构造,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研究后得出,与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的结论。据统计,石桥村现有露天煮甑10口、露天浸泡池10口、纸房36间、木榨34个、抄纸槽40口、木碓3张、踏碓5张,是我国古法造纸工序、工具保存得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地方,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上苗族的先民曾是楚国的主体国民,而发明我国多种原料造纸术的蔡伦,原籍东汉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市),属楚国,是苗族先民主要长期居住地区。因此石桥村造纸作坊的人家,每年都要择吉日举行盛大活动来祭祀造纸鼻祖蔡伦。
石桥村苗族造纸艺人王兴武已是祖传十八代古法造纸工艺传人,他的知名度绝不亚于他的另一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同胞——岜沙苗寨的滚元亮。因为CCTV(中国国家电视台)的“《探索·发现》:年轮——丹寨纸事”这一期节目就是在石桥村录制,并且在节目中通过“苗族青年王兴武发明了彩色纸,这种来自蔡伦祖先的手艺十分复杂,要经过整整十六道工序……”为开始来介绍石桥古法造纸的。此后,苗族造纸艺人王兴武的名字就多次出现在报纸电视上。在石桥村,黔山毛豆在王兴武自己制作的白皮纸留言簿上看到有中文、英文、韩文、法文等不同国家的文字和书法、绘画等形式的留言。

一天一心情ywz(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