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舞狮

家乡区县: 孝感市汉川市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它是专管雨的。春节舞龙,表达了劳动者祈祷神龙以保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之意。
舞龙的历史也较久远,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一书曾这样记述:“……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成盏,望之境蜒如双龙之状。”以此推算,舞龙已有700多年了。

汉川乡间的舞龙,全长二三十米,用竹篾铁丝扎成骨架,再敷盖黄布,做得精致的,龙身上还划有黑脊。在欢乐的锣鼓声中,巨龙翻卷腾跃,显示出一种翻江倒海的礴储气势。

与舞龙相匹配的另一种春节庆典活动是舞狮。据传,唐代已有舞狮的戏要。白居易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本为头狮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汉川舞狮通常由两人扮演,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动作翻滚、跳跃、扑跌,变化多端。其中,天狮子为汉川独有。贺年时,遇有比较殷实的人家,主人在屋梁上挂一道红绸,另有烟酒等物,供狮子去“取红”。在紧锣密鼓中,狮子抖抖威武雄壮的身姿,使出浑身解数,借物攀援,将那道红绸取了下来,得意之际,更加赢得了一阵喝彩声。
舞狮子是一种体育艺术活动,也是一种拟兽舞蹈。舞狮子由两个人披起人工制作的狮子皮,一个玩头,一个玩尾;一时倒立,一时竖起,前后配合,形象逼真。舞狮子的门类和花样较多,有文狮、武狮、天狮、地狮等。舞天狮乃汉川独有,它融武术、武蹈为一体,扣人心弦,可堪称民间艺术一绝。
舞狮古代称奇装动物戏,始源于汉代之后。古时,人们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和勇敢的象征,便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编成狮·舞,庆典喜日以此为乐。由于狮子是“百兽之王”,故舞狮也有避邪之称。唐代时,宫中已有盛大的舞狮表演,叫“太平乐”或“五方狮汉子舞”。明清时,狮舞广泛流行,汉川的天狮子即为舞狮中的花样流派之一。

最爱、吃ing(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