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做了20多年老师的乔宝娣来到刚刚组建的仪征特殊教育学校报到。她发现这次她的学生与原先的大不相同,尽管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接触下来,学生的情况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孩子中有的语言有障碍,有的智力有障碍,有的患有自闭症,也有些孩子的身体也有残缺。”乔老师说。记得刚开学的一天,她看到一个走路恍惚的孩子,经常会碰墙。原来,这个叫阿成的孩子先天性视神经受压迫,视力极差,连20厘米以内的事物也分不清,智力也有障碍。“老师,拜托您照顾我们家孩子!”望着阿成家人满脸忧虑的样子,乔宝娣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样的孩子,可怎么教啊?”但是阿成脸上那紧张又无辜的表情,却深深打动着乔宝娣的心:“我一定用我的爱心去呵护这些孩子!”
乔宝娣接的第一个班就比较“棘手”。那是一个由中重度智障孩子组成的班级,他们平均年龄14岁,却大都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而且这些孩子基本上以前都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
给他们上第一堂课的情景,乔宝娣至今记忆犹新。“第一节课,我永生难忘。”
那天,她满怀热忱地走进教室和孩子们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而孩子们却毫无反应,有的趴在桌子上蔫蔫的,有的在放东西的地方翻箱倒柜。“虽然之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却没想到难度这么大!”乔宝娣说,更有难度的还在后面,教他们数1至5的数字,有的孩子根本不跟着读,有的虽然能模仿几个音出来,但是任意挑一个数就又不会读了。结果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几个学生学会数1至5的数字。
乔宝娣说,“面对这些孩子,我一时不知所措。当我冷静思考后,我觉得我有责任让这些孩子获得和普通孩子一样学习的权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对这群让人怜爱的孩子,于是,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为了提高孩子们语言能力,她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学话。为了教会孩子数数,她改变教学方法,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在图片上画动物,教孩子数。她还把书法上的“描红”手法移植到教学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终于对数字有了一些认识。看到孩子们搬弄着手指,数着一、二、三、四……乔宝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乔宝娣说,“除了爱,我还要教会他们知识,这不是同情,而是对他们的尊重!”
每天早上7点30,乔老师会准时到班里迎接孩子进教室。随后开始她一天的工作。这是周二乔老师的工作时间表:7:30-8:40,陪学生早读;9:00-10:10分,备课;10:10-11:50,四年级美术课;10:50-11:40,陪学生吃午饭;11:50-13:50分,值午班;2:10-2:45,四年级兴趣课;3:-4:20,四年级美术课;4:25-5:00,值班送孩子回家,5:00-5:30,带孩子吃饭。乔宝娣说,如果遇到值夜班,在学校里一待就是两天一夜。平凡而琐碎,是她每一天工作的主调。
特殊教育,尤其是智障教育,在一般人的眼里被认为是一项“没有前途”的工作。然而,在乔宝娣看来,其价值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乔宝娣说:“每当看到学生学会系鞋带、用筷子吃饭,我心里都特别激动。”现在,2年来,她已经养成了随身带纸巾的习惯,以方便为学生抹口水、抹鼻涕、擦身。
经常会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够这样去付出?”乔宝娣回答:“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那些家长和孩子们的眼神,触动着我的心灵。”
2009年,对乔宝娣老师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记忆。她的爱人被确诊为尿毒症,住院治疗。乔宝娣的母亲在帮乔宝娣照顾她丈夫时也意外摔断大腿。乔宝娣的儿子正在读高三,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为人妻、为人女、为人母,还有为人师,一瞬间,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乔宝娣柔弱的肩上。
困境下,她选择了坚强,照顾爱人、照顾母亲,她一个人承担。
困境下,她对智障孩子们的爱心从没有改变。
那段日子,每天坚持很早就把她爱人送到医院,然后再到学校上课。那段日子里,她没有请假,依然充满爱心的教每一个智障的孩子。那段日子里,乔宝娣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个疼爱丈夫的妻子,一个孝顺母亲的孩子,一个关爱学生的老师的形象。而那段岁月的苦难,也只有乔宝娣感受最深……
乔宝娣是不幸的,但同事和学生们深深地感到:不幸没有消磨掉乔宝娣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孩子的爱,她仍把心中深沉的爱播撒到每个学生身上。
“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是很有意义,我只是想尽心尽力的把工作做好。”乔宝娣说。
“对这些孩子,你用真心爱他们,他们会把你当妈妈”
“对这些孩子,要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当你走进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很善良,很可爱。”乔宝娣说。
学生李兵(化名),患有严重自闭症,刚来学校的时候,吃饭需要人喂一口,才吃一口。乔宝娣一喂就是一个学期。
学生孙稳(化名),整天拖着鼻涕,乔宝娣便用随身携带的手巾不时为他擦拭。而这一擦也是一个学期。
吴文和桑园(化名),两位女生到了青春期,乔宝娣帮她们擦洗,不厌其烦的照顾,慢慢的让她们学会自理。
20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乔宝娣值夜班。一位女生半夜跑出宿舍,乔宝娣在校园里找了大半夜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那位冻得瑟瑟发抖的女生。从此之后,乔宝娣每次值夜班,没有敢睡一个安稳觉。
班上有两三个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到学校以后独自上厕所都是问题,经常大小便失禁。有一次,一个叫方刚(化名)的孩子失禁,看到这种情况,乔老师毫不犹豫的给他擦去身上的污物,端来热水帮他洗干净,冯刚感激地说:“谢谢你,乔老师!”听到这句话,乔老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等她确信了之后,眼泪流了下来。
很多人看来,特教老师只要像保育员那样,有爱心哄着孩子们玩就行了。乔宝娣却不这么认为:“除了爱,我还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本事,教会这些孩子,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首先,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害怕什么,紧紧抓住他们的需求,再循循善诱。”乔宝娣说,“要教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教的时候要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
知道孩子们很喜欢得到奖励,她就随身带糖果,哪个学生主动打扫卫生了,哪个学生又比以前听话了,就奖励一个。
有一个叫李扇的孩子,患有自闭症,不喜欢和人说话。乔宝娣就经常鼓励她参加集体游戏。有一次,她带孩子们去拔草。李扇突然对乔老师说:“老师,你看。”乔宝娣就赶紧鼓励他说“李扇表现不错,下次要说老师你看。”在乔老师的鼓励下,现在李扇的性格也改变了很多。“对这些孩子,你用真心爱他们,他们会把你当妈妈。”乔宝娣说。
从普教到特教,乔宝娣实现了她人生的一大转折。为了让自己更加胜任特教工作,乔宝娣利用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特教知识。工作之余,经常阅读有关特教方面的书籍。乔宝娣说:“我的特教生涯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会用我的爱心和智慧,来关爱这些孩子。” “我自愿加入神圣而光荣的特教事业,为爱而来;我坚信每一颗草都能绽放自己的花,面对多姿多彩的生命,我将用激情和智慧照亮他们的心路历程;无论艰辛风雨,荣辱得失,永不言弃,无怨无悔。”乔宝娣用她的行动践行着她的教工誓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